工程項目管理系統(tǒng) | OA系統(tǒng) | ERP系統(tǒng) |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 | 裝飾管理系統(tǒng) | 簽約案例 | 購買價格 | 在線試用 | 手機APP | 產(chǎn)品資料
X 關閉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軟件

當前位置:工程項目OA系統(tǒng) > 建筑OA系統(tǒng) >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軟件

某水電站工業(yè)水系統(tǒng)工程土建施工設計

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關鍵詞]水電站  工業(yè) 水系統(tǒng) 土建設計 

  1.土建工程概況  1.1 工程規(guī)模    工業(yè)水系統(tǒng)工程包括一座產(chǎn)水量750T/h的XB-Ⅱ型水旋澄清池;一座建筑面積近200m 2 的三層控制樓,兩個泵站總面積約210m 2 ,一個沉淀池(原魚池)。水旋澄清池和控制樓位于壩前800m,河東岸,距岸邊100m處的臺地上,1#泵站位于魚池西側河堤岸上,2#泵站位于魚池東北角上。    1.2 工程地質情況    由勘測報告可知,水旋澄清池和1?#泵站地基為弱風化的紅色砂巖,地表風化的沙礫石層厚約0~1.2m,紅色砂巖抗壓強度為40MPa(干)~20MPa(濕),地基承載力很高。2?#泵站地基為粉沙土層,地基承載力15T/m 2 。    1.3 設計基本資料    (1)氣溫:年平均氣溫為8~11℃,全年以一月份最低,7月份最高。極端最高氣溫為48.5℃,極端最低氣溫為-30.6℃。    (2)冰凍期為每年10月至次年2月,約5個月時間。    (3)多年平均降雨量為208mm,年蒸發(fā)量為1500mm。    (4)風速:最大風速22.2m/s,基本風壓70Kg/m 2 。    (5)地震烈度:基本地震烈度為7度,設計烈度8度。    (6)設計依據(jù):《給排水工程結構設計規(guī)范(GBJ69-84)》; 參考 《水工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參照該電廠工業(yè)水系統(tǒng)工程建筑結構及工藝。    2.建筑結構設計    2.1結構 計算 說明    2.1.1水荷載:按工藝設計,水旋澄清池處理水的最大含泥量為100Kg/m 3 ,計算內(nèi)水壓力時,相應的水容重取106t/m 3 。    2.1.2溫度荷栽:考慮到氣溫和水溫存在的誤差,同時考慮發(fā)電廠的設計和運行情況,按池壁內(nèi)外5℃的溫度差計算溫度應力,對池壁進行內(nèi)力計算。    2.1.3其它荷載:包括結構和設備自重及活荷載,規(guī)范規(guī)定的其它相關荷載等。    2.1.4結構計算:包括地基承載力計算、池壁內(nèi)力計算及配筋計算,同時還對結構進行了抗裂計算。    2.1.5抗震校核:本地區(qū)基本地震烈度為7度,設計烈度8度,本水池按8度校核。    2.2 結構設計說明    2.2.1 水旋澄清池:水旋澄清池為圓柱型鋼筋混凝土結構,內(nèi)徑14.5m,凈高8m,池壁厚400mm,池地板厚200(400)mm,池壁外側設計加氣塊保溫層,厚度400mm;保溫層外側砌護360mm磚墻。水旋池頂部設計5.9m高磚混結構圓型房屋,屋頂結構為輕型鋼屋架,鍍鋅材板金屬屋頂。    2.2.1.1設計±0.00相當于絕對高程1168.2m。    2.2.1.2設計基礎埋深-5.15m,呈圓臺型,直徑18300mm,采用100?#毛石混凝土灌筑。    2.2.1.3 池底頂面標高-1.25m,直徑小于10700mm處,設計厚度200mm,配筋為上下雙層,輻射筋φ12@200,環(huán)向筋為φ12@150;直徑大于11500mm處,設計厚度400mm,配筋為上下雙層,輻射筋φ16@200,環(huán)向筋為φ16@200。    2.2.1.4池底中心部位設一集水坑,深600mm,上口直徑φ1880mm,下口直徑φ800mm,配筋同池底;集水坑內(nèi)埋設φ300mm排泥鋼管。    2.2.1.5池壁厚度400mm,下部5m高范圍內(nèi),豎向筋為φ16@200,水平筋為φ18@150;上部3m范圍內(nèi),豎向筋為φ12@200,水平筋為φ12@150。    2.2.1.6標高6.75m處沿水池內(nèi)側周圈設計1000mm寬環(huán)形走道板,墻內(nèi)圈梁斷面設計為240×180mm,環(huán)形走道板根部厚度120mm,端部厚度70mm,設計受力筋φ10@150,分布筋φ6@250。    2.2.1.7標高8.05m處設計寬3000mm的徑向(南北向)走道,由兩道跨度14900mm,斷面400×1200mm的大梁支撐,大梁底部受力筋為單排6根φ28的螺紋鋼,φ8@200四支箍筋;板厚100mm,配受力筋φ10@140,分布筋φ6@250。    2.2.1.8刮泥機支座位于8.05m標高走道中部,水池中心、大梁跨中挑牛腿位置。    2.2.1.9水池上部5.9m高的磚混結構房屋,作為工藝安裝、檢修空間,以及操作、運行觀察室之用。    以上結構均采用C25水工混凝土,抗?jié)B標號S?6,鋼筋Ⅰ級(φ)為圓鋼,Ⅱ級(φ)為螺紋鋼。    2.2.2控制樓:控制樓為三層磚混結構樓房,高度15m,平面尺寸9.48m×6.48m,層面標高分別為-2.15m,1.0m,8.05m。底層地下室布置進水管路、加藥管路、刮泥機潤滑水管及控制閥、儀表等;二層為加藥操作間,并用于儲存藥物;三層為控制值班室,設操作盤及化驗臺等,并設有兩個溶藥箱。    2.2.2.1 ±0.00相當于絕對高程1168.2m。    2.2.2.2 設計基礎開挖深度-3.25m,為條形基礎,墊層寬度2100mm,基礎寬度1900mm,高度350mm,配筋φ10@200,分布筋φ6@250;上部370mm寬剪力墻配豎向構造筋φ10@200,分布筋φ8@200?;炷翗颂枺簤|層C10,條形基礎C15。    2.2.2.3 每層樓板設大梁兩道,斷面300×600mm,配筋選自相應圖集,混凝土標號C25。    2.2.2.4 圈梁、地圈梁截面尺寸為360×300mm,配筋6φ14,φ6@250,轉角加筋參照NG001-結A-9;樓四角構造柱截面尺寸360×360mm,其余六個構造柱截面尺寸240×240m,配筋4φ20,φ8@200,混凝土標號均為C15。柱與墻體拉結做法參照XBG-911(-)-3。    2.2.2.5 電氣部分:二、三層屋頂各掛40W日光燈管6個,底層頂掛60W防水燈6個,電源總進線從室外3.0m高處架空引入。所有開關插座均暗裝,開關距地1.4m,插座距地0.3m。    2.2.3 1#泵房:建筑面積21.36 m×6.36m,設計安裝2臺12SH-B型水泵,用于從河里抽水向水旋池供水。±0.00為1156.33m,基礎開挖至1155.47m,采用C20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構造配筋φ10@200,箍筋為φ8@200;主體為磚混結構平房,凈空高度5.08m,設計3道300×500mm大梁,受力筋為4根φ22螺紋鋼。梁底懸掛一臺2T電動葫蘆,靠近河側設計一個鋼結構吸水管支架。    2.2.4 2?#泵房為半地下式,建筑面積21.0m×5.4m,設計安裝4臺8SH-9A型水泵,用于從沉淀池抽取凈水供機組冷卻用;安裝1臺2寸泵,作為水旋池溶藥箱水源。±0.00為1157.2m,基礎開挖至1153.75m,采用C20構造配筋條形基礎。主體為磚混結構平房,凈空高度4.6m,設計240mm隔墻一道,300×500mm大梁3道,將泵房分為5間。大梁配受力筋為4根φ22螺紋鋼。梁底懸掛一臺2T電動葫蘆,靠近沉淀池側設計一個小型鋼結構吸水管支架。    2.2.5泵坑吸水池:在2?#泵房西側沉淀池內(nèi)設有一個吸水池,作為2級泵的抽水泵坑。泵坑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水池長15m,寬3m,凈深2m。底板厚200mm,配筋φ8@250,φ8@250,并布置8個φ100濾水管;壁厚300mm,配筋φ12@200,φ8@250,池壁頂面高程與沉淀池底面高程齊平,水池混凝土標號為C20。 2.2.6沉沉池:是 工業(yè) 水系統(tǒng)的中間蓄水池,總面積約18000m 2 ,平均深度2.2m,總容積39600m?3,在沉淀池西南角(水旋池出水管口)設防沖刷護坡。    3.工藝設計    3.1 方案選擇    根據(jù)可行性研究報告選定的方案,要求設計一座產(chǎn)水量750T/h的水旋澄清池。對比分析后確認XB-Ⅱ圓柱型水旋澄清池,適用于該地區(qū)河流所具有的夏季高渾濁度、高泥沙含量及冬季低溫度,低渾濁度的地表水水質凈化處理工藝,其出水濁度根據(jù)需要可控制在200mg/L以內(nèi)。    一般采用聚丙烯酰胺作助凝劑,三氯化鐵或硫酸鋁作混凝劑,也可以根據(jù)市場情況作調整。藥劑在水旋澄清池進水管噴嘴前端先后設投藥管加藥。    3.2 工藝設備    水旋澄清池內(nèi)安裝的工藝設備有進、出水管,混合室、反應室,分離室,出水槽,刮泥機等?;旌鲜?、反應室、出水槽均為鋼板制作,分離室內(nèi)的蜂窩斜板為波形塑料板制作,中心傳動刮泥機型號為CG-145DT。    反應室為圓筒形結構,平均直徑約1.5m,高度6m,用6mm厚鋼板焊成型;混凝室為上小下大的錐形,上口直徑4600mm,下口直徑12000mm,由8mm厚鋼板制作。分離室上部清水區(qū)裝置蜂窩斜管以縮小澄清池直徑,下部泥渣沉降區(qū)設置相應的斜板,混凝室底部泥渣濃縮區(qū)考慮了分離室和混凝室的全部產(chǎn)泥渣量。中心傳動刮泥機將泥渣由中心排泥管排出。在出水渠上設置量水薄堰作為計量設備。    澄清池進水管為φ500鋼管,由1?#泵站進入控制樓,加藥后由控制樓進入水旋池。出水管為φ500鋼管,直接將凈水排到沉淀池。排泥管為φ300鋼管,泥渣排向黃河。進、出水及排泥管在室外均采用地下敷設。    3.3水處理工藝流程    在進水管噴嘴前加藥后的原水,由噴嘴沿切線方向射入混合室底部快速混合筒里,藥劑和原水急劇混合后旋流向上,由混合室頂部的旋流配水口導入混凝室上部;混凝室上小下大,水流旋轉速度在其中由快變慢,混凝室上部裝置25×25目的鍍鋅鐵絲反應網(wǎng),旋轉水流與鐵絲網(wǎng)接觸后,在水體內(nèi)形成大量的微旋渦,從而使藥物在旋轉運動中獲得良好反應,充分凝聚、接觸、吸附;水流由混凝室下部自下而上進入分離室,混合后的泥渣在混凝室及分離室底部濃縮、沉淀,由刮泥機導入排泥坑,打開排泥閥定期排放。分離室下部裝設斜板,上部設蜂窩斜管,以縮小澄清池直徑,降低出水濁度。澄清水經(jīng)過分離室清水區(qū)輻射狀集水槽匯流,經(jīng)出水管路排入沉淀池。    3.4工藝數(shù)據(jù)    3.4.1原水在澄清池總停留時間為0.8~1.2小時;快速混合室停留時間為30~40秒。    3.4.2混凝室的反應及絮凝沉降區(qū)部分按設計流量停留15~20分鐘的體積設計;混合室及反應室泥渣濃縮區(qū)體積設計與所加助凝劑品種有關,一般按原水100%泥渣量濃縮1小時所需體積設計;泥渣回流量按產(chǎn)水量的20~30%設計。    3.4.3進水管噴嘴水流噴出速度采用2.5m/s左右,混合室上部旋流配水出口流速采用0.10m/s,混凝室錐壁為(與水平角度)50?0-55?0。    4.施工 總結     4.1施工情況    工程于2006年5月10日放線開工,安裝工程于10月10日完成,土建工程于11月15日竣工。    4.2工程變更    工程施工中細小變更較多,此處僅就對造價、結構及運行影響較大的變更加以敘述。    4.2.1控制樓基礎設計開挖至1164.95m,因遇沙土層,實際開挖至1163.45m,比設計深挖了約1.5m,采用C10毛石混凝土澆筑至設計標高。    4.2.2控制樓二層加藥平臺及攪拌器取消,將溶藥箱布置在一層,1.00m標高樓板相應部位預留1600×800mm加藥孔口,加藥口四周設梁及預埋件。    4.2.3水旋池環(huán)形走道板跟部厚度由120mm變?yōu)?50mm,配筋不變;圈梁斷面由240×180mm變?yōu)?40×300mm。    4.2.4控制樓北側陽臺采用預埋及焊接Ⅰ12型鋼,陽臺板為70mm厚預制板??紤]到如果進行二期工程,可直接將工字梁加長鋪板以形成走道,結構形式與控制樓南側走道相同。 
發(fā)布:2007-07-29 12:41    編輯:泛普軟件 · xiaona    [打印此頁]    [關閉]
相關文章:

泛普建筑工程項目管理軟件其他應用

項目管理工具 禪道項目管理軟件 夢龍項目管理軟件 微軟項目管理軟件 裝飾管理系統(tǒng) 裝修預算軟件 項目計劃軟件 項目進度管理軟件 軟件項目管理工具 材料管理軟件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系統(tǒng) 項目管理系統(tǒng) 施工管理軟件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軟件 工程管理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