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工程項目OA系統(tǒng) > 建筑OA系統(tǒng) >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軟件
大體積混凝土裂縫控制方法的研究
轉換層結構形式:第四層頂板為一塊實心混凝土整板,將上部23層結構荷載過渡轉換到板下框架體系。 轉換層標高17. 1~19. 1 m,板厚2.0 m,轉換層面積723m2 ,板內(nèi)上下各兩層設縱橫雙向Ф32mm、@200mm ×200mm 鋼筋網(wǎng)片; 中間又有兩層Ф22mm、@200mm ×200mm 鋼筋網(wǎng)片; 網(wǎng)片間@600mm ×600mm,設Ф22mm立筋,混凝土總量1610m3 ,混凝土采用C50的商品混凝土。 板下框架柱網(wǎng)尺寸: 8.6 m ×8.8 m~8.4 m ×12 m不等。 轉換板按施工組織設計分兩層澆筑, 2 m厚C50混凝土轉換板分二次澆筑,第一層先澆0. 8 m厚,等它達到90%設計強度后,再澆第二層1. 2 m厚混凝土。 結構符合規(guī)定:“結構斷面最小尺寸在0。 8 m厚以上、水化熱引起混凝土內(nèi)的最高溫度與外界氣溫之差預計超過25 ℃的混凝土,稱為大體積混凝土”。 [ 1 ]11
3大體積混凝土施工 該工程轉換層混凝土的施工在六月中旬,當?shù)厝掌骄鶞囟仍?1℃左右,混凝土最高溫度的峰值一般出現(xiàn)在混凝土澆筑后的第三天,對混凝土澆筑后的內(nèi)部最高溫度與氣溫溫差要控制在25℃內(nèi),以免因溫差和混凝土的收縮產(chǎn)生裂縫。 我們對混凝土質量控制指標提出如下要求: (1)采用水化熱低的礦渣水泥;(2)摻入適量的Ⅰ級粉煤灰; (3)混凝土在滿足泵送要求的坍落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控制水灰比; (4)摻AEA微膨脹劑。 由于使用的是商品混凝土,廠家采用散裝硅酸鹽水泥,而且當?shù)禺敃rⅠ級粉煤灰緊缺,無法及時提供,因此,只能滿足以上(3) 、(4)兩條要求。 這樣對解決混凝土早期溫度應力和后期收縮應力問題,并控制混凝土裂縫的產(chǎn)生,提出了更高的技術要求,對此采取了以下混凝土裂縫控制措施。 3.1 混凝土溫度的計算 (1)混凝土的絕熱溫升[ 1 ]14 : T = W ×Q 0 ×(1 - e- m t ) / cr 式中: T —混凝土的絕熱溫升( ℃) ; W —每m3水泥用量, W = 530 kg; Q 0 —每千克水泥最終水化熱量( J /kg) , 28 d的累計水化熱Q 0 = 460 240 J /kg; c —混凝土比熱容, c = 993.7 J / ( kg·K) ; r —混凝土密度, r = 2 400 kg /m3 ; t —混凝土齡期( d) ; m —常數(shù),與水泥品種、澆筑時溫度有關。 混凝土最高絕熱溫升: T max = 530 ×460 240 / (993.7 ×2 400) = 102. 28℃ (2)混凝土中心溫度: T h = T j + T maxζ 式中: T h—混凝土中心溫度( ℃) ; T j—混凝土澆筑溫度( ℃) ; ζ—不同澆筑混凝土塊厚度的溫度系數(shù),對1 m厚混凝土3d時ζ = 0.36。 (3)混凝土澆筑溫度: 式中: T C —混凝土拌合溫度(它與各種材料比熱容及初溫度有關) ,按多次測量資料,有日照時拌合溫度比當時溫度高4~6 ℃,無日照時拌合溫度比當時溫度高2~3 ℃,我們按3℃計; T P —混凝土澆筑時的室外溫度,六月中旬,室外平均溫度以21 ℃計; A 1 +A 2 +A 3 —溫度損失系數(shù)[ 1 ]33。 其中混凝土裝卸時,每次為0.032 (裝車、出料二次計) , A 1 = 0.032 ×2 = 0. 064;混凝土運輸時, A 2 =Q t (Q為6 m3 滾動式攪拌車每min溫升系數(shù)0.0042 (即- 0.0042) ,混凝土泵送不計; t為運輸時間,以min計算,從商品混凝土公司到工地約30min) ;澆筑過程中A 3 =0.003 ×60 =0.18 (每次溫度損失系數(shù)值取0.003,轉運60次)。 則混凝土內(nèi)部中心溫度: 從溫度計算得知,在混凝土澆筑后第三天內(nèi)部實際溫升為66℃,比當時室外溫度( 21℃)高出45℃,必須采用相應的措施,防止大體積鋼筋混凝土板因溫差過大產(chǎn)生裂縫。 3.2 溫度應力計算 計算溫度應力的假定: (1)混凝土等級為C50 ,水泥用量較大, 530 kg/m3 ; (2)混凝土配筋率較高,對控制裂縫有利; (3)底模對混凝土的約束可不考慮; (4)幾何尺寸不算太大,水化熱溫升快,散熱也快。 因此,降溫與收縮的共同作用是引起混凝土開裂的主要因素。 先驗算由溫差和混凝土收縮所產(chǎn)生的溫度應力σmax是否超過當時厚板的極限抗拉強度Rc 。 采用公式:式中: E —混凝土各齡期時對應的彈性模量Et = Ec (1 - e- 0。 9 t ) ( e = 2. 718自然對數(shù)的底, t - 混凝土齡期( d) , Ec —混凝土28d時C50的彈性模量, Et = 3. 5 ×105 Mpa[ 1 ]26 ) ; a —混凝土的線膨脹系數(shù)1. 0 ×10- 5 ; L —結構長度, 本工程厚板長度L = 44 m; T —結構計算溫度: 該厚板最大絕熱溫升T max =102.26 ℃,實際溫升最高在混凝土澆筑后第三天T 3 = T max ×ζ= 102. 26 ℃ ×0。.36 = 36. 82 ℃; s —混凝土應力松弛系數(shù)[ 2 ] ; coshβ—是雙曲余弦函數(shù),其中 H —結構厚度,本工程厚板厚度H = 0。 8, H /L = 0. 8 /44 = 0。 018 ≤ 0. 2,符合計算假設; C x —混凝土板與支承面滑動阻力系數(shù),對竹膠模板,比較砂質土的阻力系數(shù),取C x = 30 N /mm2。 根據(jù)以上公式代入相應數(shù)據(jù),得σmax = 1.18MPa≤1.89MPa, 可知不會因降溫時收縮引起裂縫。 3.3 配制混凝土時,采取雙摻技術 (1)摻高效減水劑,使混凝土緩凝,要求初凝時間大于9h,以推遲水泥水化熱峰值出現(xiàn),使混凝土表面溫度梯度減少; (2)加AEA微膨脹劑(摻量為水泥用量的10% )補償混凝土收縮; (3)保證混凝土澆筑速度,不產(chǎn)生人為冷縮; (4)設加強帶,在加強帶處微膨脹劑摻量增加14%。 3.4 保溫、保濕及補償措施 根據(jù)氣象預報,擬澆筑三天后的均溫為21℃。 為防止因混凝土內(nèi)外溫差超過25℃而開裂,經(jīng)研究、比較,在不可能降低水泥用量、摻粉煤灰及選用礦渣水泥的條件下,采取下列措施。 (1)底模:除因模板支撐結構需要,滿鋪100mm ×50mm ×2000 mm木枋外,在木模板上滿鋪一層塑料薄膜,再鋪一層竹膠板。 在澆筑前三天,澆水濕透; (2)在三層與轉換板之間,四周用塑料編織布圍護,使板下形成溫棚,減少空氣流動,達到保溫作用; (3)在澆筑混凝土表面12h后,加塑料薄膜一層、麻袋二層覆蓋; (4)設溫度測試點,在有代表性的位置設測溫點,隨時了解混凝土澆筑后(特別是第二天)開始升、降溫情況,隨時準備增、減覆蓋物; (5)加強對混凝土的保養(yǎng),不斷觀察混凝土保濕狀況,定時澆水保濕。 在澆筑第二層1.2 m厚混凝土3d后,混凝土內(nèi)部溫度達56 ℃,更要加強保溫保濕措施。 考慮到第一層混凝土板對上面第二層溫度變形的約束,除認真控制混凝土內(nèi)外溫差外,該板結構設計在1.2 m厚板下, 400 mm處,設一層Ф22mm、@200mm ×200mm的鋼筋網(wǎng)片,以防上層混凝土變形時拉裂下層混凝土。 3.5 溫度測試 本工程采用建筑電子測溫儀測溫。 兩次澆筑分別設了10個和7個測溫斷面,每個測溫斷面分別在上、中、下及覆蓋層下埋設測溫傳感器,在澆筑混凝土后的5d內(nèi),每2h測讀一次溫度,同時監(jiān)測氣溫。 實測結果與理論計算(中間斷面點)對比如表1,可看出,理論計算與實測數(shù)據(jù)很接近,可作為以后制定保溫保濕措施的依據(jù)。 4結束語 在不可能摻粉煤灰和不允許減少水泥用量的條件下,運用裂縫溫度控制理論,找到影響裂縫的主要原因,采取有效措施。 。本工程轉換板C50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經(jīng)質監(jiān)部門驗收,未出現(xiàn)裂縫,施工質量優(yōu)良。 在結構工程的設計與施工中,對于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為防止其產(chǎn)生溫度裂縫,除需要在施工前進行認真計算外,還要做到在施工過程中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技術措施。 各項技術措施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的,設計和施工中必須結合實際,全面考慮,合理采用,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
|
|
|
- 1財政部 建設部關于加強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管理的通知
- 22015年工程造價案例分析輔導:財務評價動態(tài)指標的計算
- 3某幼兒園新建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 4雙臥軸強制式攪拌機與普通強制式攪拌機操作有何不同
- 5青島城陽設建筑業(yè)“黑名單”
- 6型鋼混凝土梁有哪些箍筋要求?
- 7某水庫加固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8建筑工程木作及油漆工程工藝標準要點圖解
- 9造價工程師案例分析復習要點:措施項目清單
- 10加快推進農(nóng)業(yè)現(xiàn)代化是大局所需
- 112015年監(jiān)理工程師:施工過程質量控制手段
- 12安徽院中標并簽訂山鋼集團日照精品鋼基地變電站EPC總承包合同
- 13一級建造師考試《市政公用工程》精華輔導(8)
- 14某隧道橫洞工區(qū)初期支護作業(yè)指導書
- 152015年二級建造師考試《施工管理》考試要點(1)
- 16中鐵機械院自主研制的JQSS900架橋機在皖贛鐵路成功首架
- 172015年二級建造師考試《施工管理》輔導資料(62)
- 18能長草的新型生態(tài)混凝土您見過嗎
- 19項目經(jīng)理成長曲線與角色價值
- 20銅管套管搭接釬焊工藝評定探索
- 21鋼結構廠房設備基礎地腳螺栓的質量控制有哪些?
- 22南通某多層綜合樓鋼筋施工方案(電渣壓力焊 直螺紋連接 )
- 23標準化法:強制性標準的監(jiān)督檢查內(nèi)容
- 24山東黃島建筑節(jié)能有成效
- 25高速公路邊坡綠化
- 262015年監(jiān)理工程師《質量控制》每日一練(2.7)
- 27臨建、臨水、臨電施工方案
- 282015年監(jiān)理工程師:質量數(shù)據(jù)分布的規(guī)律性
- 29商品混凝土攪拌站養(yǎng)護劃分周期更詳細
- 302013年一級建造師《法規(guī)及相關知識》每日一練(8.6)
成都公司:成都市成華區(qū)建設南路160號1層9號
重慶公司:重慶市江北區(qū)紅旗河溝華創(chuàng)商務大廈18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