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項目管理系統(tǒng) | OA系統(tǒng) | ERP系統(tǒng) |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 | 裝飾管理系統(tǒng) | 簽約案例 | 購買價格 | 在線試用 | 手機APP | 產品資料
X 關閉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系統(tǒng)

當前位置:工程項目OA系統(tǒng) > 建筑OA系統(tǒng) >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系統(tǒng)

剪力墻結構設計要點

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整體規(guī)定

  ◆ A級高度乙類、丙類高層建筑的剪力墻結構最大適用高度:

  全部落地剪力墻——非抗震、6度、7度、8度、9度抗震時,分別為150、140、120、100、60m

  部分框支剪力墻——非抗震、6度、7度、8度抗震時,分別為130、120、100、80m,9度抗震時不宜采用

  A級高度甲類高層建筑的剪力墻結構最大適用高度:

  6度、7度、8度抗震時,將本地區(qū)設防烈度提高一級后,按乙類、丙類建筑采用

  9度抗震時,應專門研究

  (說明: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至主要屋面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面的電梯機房、水箱、構架等高度)

  ◆ B級高度乙類、丙類高層建筑的剪力墻結構最大適用高度:

  全部落地剪力墻——非抗震、6度、7度、8度抗震時,分別為180、170、150、130m

  部分框支剪力墻——非抗震、6度、7度、8度抗震時,分別為150、140、120、100m

  B級高度甲類高層建筑的剪力墻結構最大適用高度:

  6度、7度抗震時,按本地區(qū)設防烈度提高一級后,按乙類、丙類建筑采用

  8度抗震時,應專門研究

  ◆ 結構的最大高寬比:

  A級高度——非抗震、6度、7度、8度、9度抗震時,分別為6、6、6、5、4

  B級高度——非抗震、6度、7度、8度抗震時,分別為8、7、7、6

  ◆ 質量與剛度分布明顯不對稱、不均勻的結構,應計算雙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轉影響;

  其他情況,應計算單向水平地震作用的扭轉影響

  ◆ 考慮非承重墻的剛度影響,結構自振周期折減系數(shù)取值0.9~1.0

  ◆ 平面規(guī)則檢查,需滿足:

  扭轉: A級高度——

  B級高度、混合結構高層、復雜高層——

  樓板: 有效樓板寬 ≥ 該層樓板典型寬度的50%

  開洞面積 ≤ 該層樓面面積的30%

  無較大的樓層錯層

  凹凸: 平面凹進的一側尺寸 ≤ 相應投影方向總尺寸的30%

  ◆ 豎向規(guī)則檢查,需滿足:

  側向剛度:

  除頂層外,局部收進的水平向尺寸 ≤ 相鄰下一層的25%

  樓層承載力:A級高度——抗側力結構的層間受剪承載力 (宜)≥ 相鄰上一層的80%

  薄弱層抗側力結構的受剪承載力(應)≥ 相鄰上一層的65%

  B級高度——抗側力結構的層間受剪承載力(應)≥ 相鄰上一層的75%

  (說明:樓層層間抗側力結構受剪承載力指在所考慮的水平地震作用方向,該層全部柱及剪力墻的受剪承載力之和)

  豎向連續(xù):豎向抗側力構件(柱、抗震墻、抗震支撐)的內力不得由水平轉換構件(梁等)向下傳遞

  ◆ 水平位移驗算:

  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層間位移角 ≤

  罕遇地震作用下的薄弱層層間彈塑性位移角 ≤ 1/120

  ◆ 舒適度要求:

  高度超過150m的高層建筑,按10年一遇的風荷載取值計算的順風向與橫風向結構頂點的最大加速度限值為:住宅、公寓 0.15 m/s2,辦公、旅館 0.25 m/s2

  ◆ 伸縮縫

  1. 最大間距:現(xiàn)澆 45m,裝配 65m

  2. 可適當放寬最大間距的條件:

 ?、?頂層、底層、山墻和縱墻端開間等溫度變化影響較大的部位提高配筋率

 ?、?頂層加強保溫隔熱措施,外墻設置外保溫層

 ?、?每隔30~40m留出后澆帶,帶寬800~1000mm,鋼筋采用搭接接頭,后澆帶砼兩個月之后澆灌

  ④ 頂部樓層改用剛度較小的結構形式,或頂部設局部溫度縫,將結構劃分為長度較短的區(qū)段

 ?、?采用收縮較小的水泥,減少水泥用量,砼中加入適宜的外加劑

 ?、?提高每層樓板的構造配筋率,或采用部分預應力混凝土

  ◆ 防震縫

  1. 最小寬度:按框架結構的50%取用,但不宜小于70mm.

  框架結構防震縫最小寬度規(guī)定為:高度≤15m的部分,70mm;超過15m的部分,6度、7度、8度、9度相應每增加高度5m、4m、3m、2m,縫寬加寬20mm

  2. 縫兩側結構體系不同時,按不利情況確定

  縫兩側房屋高度不同時,按較低房屋高度確定

  3. 縫沿房屋全高設置,地下室和基礎可不設,但在與上部防震縫對應處應加強構造和連接

  4. 相鄰結構基礎存在較大沉降差時,宜加寬防震縫

  墻體布置

  ◆ 宜雙向布置,尤其是抗震時應避免單向布置

  ◆ 門窗洞口宜上下對齊,成列布置。一、二、***抗震時,底部加強部位不宜采用錯洞墻,且所有部位不宜采用疊合錯洞墻

  ◆ 墻肢長度不宜超過8m,且墻段總高與墻肢高度之比應大于2.當墻肢較長時宜開設洞口,各墻段間設置弱連梁

  ◆ 應避免樓面梁垂直支承在無翼墻的剪力墻的端部(《審查要點》3.6.3 / 6)

  ◆ 當墻肢與其平面外方向的樓面梁連接時,應至少采取以下一種措施:

  ◆ 一般剪力墻的底部加強部位高度的取值:

 ?。ㄕf明:當有地下室時,墻肢總高度應從地上一層(首層)算起,但底部加強部位應額外加上地下室的高度)

  截面設計

  ◆ 構件截面長邊與短邊之比大于4時,宜按墻的要求進行設計(《砼規(guī)》10.5.1)

  ◆ 矩形截面獨立墻肢的長度與厚度之比不宜小于5

  當其比值小于5時——其在重力荷載代表值作用下的軸壓比限值,當一、二級抗震時,應較正常墻肢的相應值減0.1,***抗震時為0.6

  當其比值不大于3時——宜按框架柱進行設計,但縱向鋼筋的最小配筋率不變,且箍筋宜沿全高加密

  ◆ 雙肢剪力墻的抗震設計中,墻肢不宜出現(xiàn)小偏拉,當任一墻肢出現(xiàn)大偏拉時,兩墻肢均應將彎矩設計值和剪力設計值乘以1.25的增大系數(shù)

  (說明:剪力墻墻肢不同受力狀態(tài)的延性優(yōu)劣—— 小偏拉 < 大偏拉 < 小偏壓 < 大偏壓)

  ◆ 剪力墻截面設計的內容:平面內的斜截面受剪、偏壓或偏拉、平面外軸心受壓

  ◆ 在集中荷載作用下,墻內宜設置暗柱,并注明暗柱縱筋的連接方式,無暗柱時應進行局部受壓承載力驗算

  ◆ 一級抗震時,墻體的水平施工縫處宜進行抗滑移驗算

  截面厚度

  ◆ 一、二級抗震時,底部加強部位 ≥

  其他部位 ≥

 ?。ā俄乓?guī)》11.7.9 / 1)補充:當墻端無端柱或翼墻時,≥ 層高的1/12

  ◆ 三、四級抗震時,底部加強部位 ≥

  其他部位 ≥

  ◆ 非抗震時,≥

  ◆ 當不能滿足上述要求時,應進行墻體的穩(wěn)定計算(高規(guī)附錄D)

  ◆ 剪力墻井筒中,分隔電梯井或管道井的墻肢截面厚度可適當減小,但不宜小于160mm.

  ◆ 截面尺寸還應符合受剪要求

  ◆ 剪力墻的厚度不宜小于樓層高度的1/25(《砼規(guī)》10.5.2)

  軸壓比限值

  ◆ 一般剪力墻底部加強部位——***抗震無規(guī)定、二級抗震0.6、一級(7、8度)抗震0.5、一級(9度)抗震0.4

  其他部位——無規(guī)定

  ◆ 短肢剪力墻各部位統(tǒng)一規(guī)定為***抗震0.7、二級抗震0.6、一級抗

   
發(fā)布:2007-07-27 12:35    編輯:泛普軟件 · xiaona    [打印此頁]    [關閉]
相關文章:

泛普工程項目管理軟件系統(tǒng)其他應用

項目管理工具 禪道項目管理軟件 夢龍項目管理軟件 微軟項目管理軟件 裝飾管理系統(tǒng) 裝修預算軟件 項目計劃軟件 項目進度管理軟件 軟件項目管理工具 材料管理軟件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系統(tǒng) 項目管理系統(tǒng) 施工管理軟件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軟件 工程管理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