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工程項目OA系統(tǒng) > 建筑OA系統(tǒng) > 項目管理系統(tǒng)
重慶市建設工程質量通病防治要點
1.1 為提高建設工程質量,克服建設工程質量通病,規(guī)范建設工程質量通病防治工作,制定本《防治要點》。
1.2 《防治要點》適用于本市行政區(qū)域內新建、改建、擴建的建設工程。
1.3 建筑工程質量通病是指建筑工程中易發(fā)生的、常見的、影響安全和使用功能及外觀質量的缺陷?!斗乐我c》所列工程質量通病是本地區(qū)建設工程質量通病進行專項防治的重點,未列入本防治要點的其它質量通病也應在建設過程中進行治理。
1.4 在建設工程的設計、施工和竣工驗收等建設過程中,除執(zhí)行國家與地方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工程技術標準等規(guī)定外,還應執(zhí)行本《防治要點》。
1.5 《防治要點》由建設單位組織實施,參建各方質量責任主體應按各自職責履行本《防治要點》的規(guī)定。
1.6 《防治要點》高于國家現(xiàn)行規(guī)范的項目所增加的工程費用應列入工程造價,并報重慶市建設工程造價管理總站備案。
1.7 工程質量監(jiān)督機構應將《防治要點》列入日常監(jiān)督的重點。
2 混凝土結構質量通病
2.1 鋼筋調直后應進行力學性能抽檢,調直后鋼筋的強度、伸長率、截面尺寸應符合標準要求。
2.2 直螺紋連接的鋼筋下料應保證端面與軸線垂直、無馬蹄形或翹曲。絲頭加工應經(jīng)環(huán)通規(guī)、環(huán)止規(guī)螺紋檢驗和外觀檢查合格并形成記錄。接頭連接完畢后,應進行擰緊力矩值檢驗和外露有效螺紋檢查。標準型接頭絲頭有效螺紋長度應不小于1/2連接套筒長度,連接后應有外露有效螺紋,但不得超過2P。
2.3 框架梁柱的縱向鋼筋不應與箍筋、拉筋及預埋件等焊接,豎向構件(框架柱、剪力墻邊緣柱)縱筋定位不得采用縱筋與水平筋點焊的方式。
2.4 框架柱、剪力墻暗柱箍筋采用直徑12及以上的鋼筋時,設計時應考慮調整縱筋保護層厚度,施工時應注意插筋定位,保證柱、墻中箍筋和構造鋼筋的保護層厚度滿足GB50010的要求。
2.5 長度L大于8m的混凝土墻,或5m≤L≤8m且兩端有端柱約束的混凝土墻,混凝土配合比應采取補償收縮或添加合成纖維等抗裂措施,同時水平分布鋼筋的配筋率應≥0.3%。澆筑后,應在12h內進行保濕養(yǎng)護,養(yǎng)護時間不得少于7d。
2.6 同一節(jié)點三條軸線及以上的梁交會時,應由設計明確各梁縱筋疊放順序。梁、異型柱、剪力墻暗柱截面寬度相同時,應有明確構造設計。施工時因鋼筋交叉造成梁角部縱筋遠離箍筋彎角位置(不蹬角)的,應會同設計明確處理措施,不得隨意添加蹬角縱筋。
2.7 施工梁、柱的節(jié)點區(qū)域,穿扎梁筋應保證箍筋復位,防止單肢箍、內箍漏設??蚣芄?jié)點核心區(qū),宜先按加密區(qū)要求確定箍筋圈數(shù)、肢數(shù)并穿套好(不固定)后,再穿扎梁筋,同時按間距調整固定箍筋。主次梁交接處主梁宜先綁扎基本箍筋后,再按設計文件要求綁扎附加箍筋。
框架柱和剪力墻邊緣柱內的單肢箍應在加工時就兩端彎到位,采用落套箍的方式綁扎。
2.8布置在建筑平面轉折處的現(xiàn)澆板、屋面現(xiàn)澆板,板內應采用雙層雙向布筋,鋼筋間距宜取150~200。
不規(guī)則現(xiàn)澆板內陽角、建筑平面外轉角房間有墻約束的現(xiàn)澆板板角應設置放射形鋼筋,鋼筋數(shù)量不少于7φ8@100,長度應大于板短邊凈跨的1/3,且不小于1.5m。
角部房間設置轉角窗時,該角部房間板厚不宜小于120mm,板角應設置聯(lián)系窗端混凝土墻(柱)的板內暗梁,并設置放射形鋼筋。
2.9 板面鋼筋在制作時應控制鋼筋下料長度及負彎矩筋的彎鉤長度。采用冷軋扭鋼筋單邊彎鉤時,彎鉤端應置于錨固區(qū),并保證錨固長度要求。
2.10 梁底、板底鋼筋支墊應采用統(tǒng)一規(guī)格的瓜米石、花崗石墊塊,或選用合格的建筑塑料支撐件,布置間距不應大于1000mm。鋼筋材質支撐件不得直接放置在模板上。板面鋼筋的支撐件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宜優(yōu)先選用長板凳鐵,分離式配筋應選用長板凳鐵,支撐件間距不宜大于800mm。
2.11 強弱電管線采用豎向穿梁方式布置時,應采用沿梁軸線方向分散穿梁方式埋設,管線距梁邊≥50mm。穿梁段梁箍筋間距不宜大于100mm。若采用集中穿梁方式,應由設計明確加強措施。
現(xiàn)澆板內電氣及智能等線管應避免交叉和過度集中布置,禁止三層及三層以上管線交錯疊放,現(xiàn)澆板中的線管必須布置在鋼筋網(wǎng)片之間,線管直徑應小于1/3板厚,在板分離式配筋無上層鋼筋區(qū)域沿管線方向應增設φ6@150,寬度不小于450mm的鋼筋網(wǎng)片。
嚴禁板內水平埋設水管。
2.12 嚴格控制現(xiàn)澆板厚度,在混凝土澆筑前應做好現(xiàn)澆板板厚度的控制標識,每1.5~2m2范圍內宜設置一處,澆筑過程的應進行插簽檢查厚度。
混凝土樓板成型后厚度的檢測按分戶檢驗要求執(zhí)行;板厚達不到設計要求的應由設計單位進行結構復算,并出具設計處理意見。
2.13 施工縫的位置和處理、后澆帶的位置和混凝土澆筑應嚴格按設計要求和施工技術方案執(zhí)行。后澆帶應設在對結構受力影響較小的部位,寬度為700~1000mm。梁底模應設置獨立支撐,保證梁板拆模后的樓蓋受力狀態(tài)符合設計要求,后澆帶的混凝土澆筑宜在主體結構澆筑60d后進行,澆筑時應采用微膨脹混凝土。
3 填充墻與鋼筋混凝土構造柱質量通病
3.1 外圍護砌體無約束的端部應增設構造柱或采取其它可靠拉接措施。
3.2 外墻砌體的配磚選用應符合建筑設計要求。
3.3 廁浴間等有防水要求的房間,樓板四周除門洞外,應做混凝土翻邊,其高度不應小于120mm,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小于C20。
3.4 頂層框架填充墻和高層建筑的外墻采用非燒結砌塊等材料時,墻面應增加滿鋪鋼絲網(wǎng)或鋼板網(wǎng)等防裂措施,鋼絲網(wǎng)的直經(jīng)不小于0.8mm,鋼板網(wǎng)為0.8mm厚9×25mm。
3.5 在兩種不同基體交接處、暗埋管線開槽處,應先分別清理、補槽后,再增加鋼絲網(wǎng)抹灰處理,鋼絲網(wǎng)加強帶與各基體的搭接寬度不應小于150mm,并進行隱蔽驗收。
3.6 填充墻上不應留設腳手眼、穿墻洞等。對墻上留設的孔洞,應有防治滲漏開裂的專項方案,可采用防水微膨脹砼分次填實,不得用干磚填塞。
3.7 構造柱鋼筋宜采用預埋,上下鋼筋應與主體結構牢固連接,漏設的鋼筋經(jīng)處理后應進行檢測。
拉結筋伸入墻內的長度,應符合現(xiàn)行規(guī)范的要求。拉結筋應與墻、柱連接牢固,可采用預埋和植筋的方式。
3.8 填充墻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時,應留有一定的空隙,砌筑完應至少隔7天后,方可將其補砌擠緊;補砌時,對雙側豎縫用水泥砂漿嵌填密實。外墻的補砌磚灰縫,應先進行清理后,再用水泥砂漿嵌填密實,并形成施工檢查記錄。
砌體結構砌筑完成后不宜少于30d再進行抹灰。
4 建筑物臨空防護欄桿質量通病
4.1 護欄的安全高度應符合現(xiàn)行《民用建筑設計通則》和相應建筑設計規(guī)范的規(guī)定要求。建筑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的高度為面層以上的凈空高度,初裝飾房必須扣除相應面層的厚度。安全高度起量位置應從可踏面起算。
4.2 護欄施工應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應按設計及審批的施工方案要求先進行“樣板”的施工,經(jīng)建設、設計、監(jiān)理、施工單位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大面積的安裝,檢查時應提供原材料合格證明、復驗報告以及相關檢測報告。
4.3 欄桿(板)安裝預埋件的數(shù)量、規(guī)格、位置以及防護與預埋件的連接接點應符合設計要求。預埋件(或后置預埋件)連接節(jié)點、防雷連接節(jié)點應進行隱蔽工程驗收。
4.4 欄桿(板)的涂裝應均勻,無明顯起皺、流墜,無漏刷,附著良好;金屬欄桿的除銹等級和涂層干膜總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檢查驗收時應檢查涂層的附著力和涂層干膜的總厚度,設計無要求時應按《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執(zhí)行,并有相應的記錄資料。
5 建筑幕墻工程質量通病
5.1 幕墻所用的材料應符合設計要求和規(guī)范的規(guī)定。
幕墻在施工前,應進行抗風壓性能、氣密性能、水密性能和平面變形性能的檢驗,檢驗結果應符合設計要求和規(guī)范的規(guī)定。
5.2 幕墻的金屬框架與主體結構應通過預埋件連接,預埋件應在主體結構混凝土施工時埋入。當沒有條件采用預埋件連接時,應采用其他可靠的連接措施,并通過試驗確定其承載力。采用后置埋件(不得采用膨脹螺栓)時,應進行現(xiàn)場拉拔試驗并應符合設計要求。當后置埋件采用化學螺栓時,不應在定位后的螺桿上進行焊接作業(yè)。
5.3 硅酮結構密封膠應打注飽滿、密實、連續(xù)、均勻、無氣泡,并應在溫度15~30℃、相對濕度50%以上、潔凈的室內進行;不得在現(xiàn)場打注硅酮結構膠。玻璃幕墻構件在打注結構膠后,應在溫度20℃左右、濕度50%以上的干凈室內養(yǎng)護,待完全固化后才能進行下道工序。
5.4 鋼構件防腐應符合鋼結構的防腐要求,因焊接或施工破壞的防腐層應重新進行處理。設計要求不得低于規(guī)范規(guī)定,設計無要求時應按《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施工,涂層干膜總厚度應符合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
5.5 玻璃幕墻(全玻幕墻除吊掛點外)的玻璃安裝時,玻璃與構件不得直接接觸,每塊玻璃下部應至少設置兩塊彈性定位墊塊,其寬度與槽口寬度相同,長度不應少于100mm。
玻璃面板不得與結構面、裝飾面的其他剛性材料直接接觸,交接處之間的空隙應留置不小于5mm的空隙。
5.6石 材和金屬幕墻的面板應通過干掛件與主框架連接,禁止直接用膠粘貼。干掛件的選擇應符合《干掛飾面石材及其干掛件》JC830.2-2005的要求,并不得使用焊接方式固定于橫梁上。
5.7 石材幕墻加工制作過程中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石板開槽(孔)尺寸、深度、位置,應符合要求,槽口石材單側厚度不應小于8mm,開槽后用清水沖洗干凈,使用時槽內清潔、干燥,不得有損壞,崩裂、穿透現(xiàn)象。
(2)石材干掛件與龍骨通過不銹鋼螺栓連接應擰緊上牢,石板與干掛件間應采用環(huán)氧樹脂型石材專用結構膠黏結,面板四周所開槽、孔必須采用環(huán)氧樹脂型石材專用結構膠填充密實、飽滿。
5.11 幕墻板縫拼接處必須注膠飽滿、密實、連續(xù)、均勻、無氣泡,寬度和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技術標準的規(guī)定。
隱框及半隱框玻璃幕墻耐候膠施工厚度應大于3.5mm,寬度不應小于施工厚度的2倍,且不得三邊搭接,較深的槽口底部應采用聚乙烯發(fā)泡材料填塞。
石材和金屬幕墻用中性硅酮耐候密封膠嵌縫時,應在面板縫兩側貼防污染膠帶,縫內雜物清理干凈,泡沫條嵌入深度符合要求,嵌縫厚度應大于3.5mm,嵌縫應密實飽滿,表面光潔平整,板材清潔無污染。
6 外墻飾面磚、濕法安裝飾面板質量通病
6.1 外墻飾面磚規(guī)定
6.1.1 外墻飾面磚的使用必須執(zhí)行國家及本市有關規(guī)定要求,面磚應按規(guī)定進場復驗。容重大于20kg/m2的飾面磚(如文化石)應采用專用粘結材料粘貼或采取拴、掛等措施。
文化石粘貼高度不應大于7m。
6.1.2 飾面磚施工前,在相同基層上應預先做出樣板墻,并進行粘結強度試驗,樣板墻經(jīng)設計、監(jiān)理、建設單位確認后,方能進行飾面磚施工。
6.1.3 面磚施工前,對基體積塵應刷洗干凈,并澆水潤濕,表面晾干,含水率適度。砌體灰縫應填塞飽滿,腳手架孔洞應用細石砼填塞密實。
6.1.4 面磚粘貼材料應使用專用粘結劑或聚合物砂漿,面磚勾縫應用勾縫劑或聚合物防水砂漿。
6.1.5 大面積面磚鋪貼前,必須進行預排磚;面磚間縫隙應合適、均勻一致。
小于三分之一邊長的面磚,不得鋪貼。非整磚使用部位應適宜,管線、設備的支架等突出物,應使用整磚套割吻合,邊緣整齊;臨邊的部位,飾面磚的壓向應正確。
流水坡向應正確,滴水線的高度或深度不得低于1cm,滴水線部位的面磚勾縫應與面磚表面齊平。
6.1.6 面磚勾縫應用專用工具,灰縫應密實、平整、無裂紋、砂眼。飾面磚施工完畢后,面磚清洗應合理選擇清洗材料和材料配合比,清洗后灰縫形成了砂眼、裂紋及表面反砂部位,必須進行重新勾縫處理。
6.1.7 拆除外架前,施工、監(jiān)理(建設)單位必須全面檢查面磚空鼓情況,對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應進行返工處理,并填寫檢查記錄。
6.1.8 應有飾面磚粘結強度檢測方案,明確檢測部位、數(shù)量等;檢測方案經(jīng)建設、監(jiān)理同意后,報監(jiān)督機構備案。
6.2 外墻濕法飾面板安裝規(guī)定
6.2.1外墻濕法安裝石材飾面板的施工方法必須符合國家規(guī)定和設計要求規(guī)定。施工前,在相同基層上應預先做出樣板墻,經(jīng)設計、監(jiān)理、建設單位確認后,方能進行濕法飾面板施工。
6.2.2 濕法粘貼飾面板安裝,應用專用石材粘膠劑粘貼,或采取拴、掛等措施。厚度大于12mm濕法飾面板安裝,板與基體間應設置鋼筋網(wǎng),通過鋼筋網(wǎng)連接拴掛。室內高于2米的大尺寸飾面板濕法安裝應采取拴掛措施,門窗洞上側邊長大于200mm飾面板濕法安裝,也應采取拴、掛等有效措施。
有外保溫的墻面不得使用濕作法安裝石材飾面板及文化石粘貼。
大理石板材不得用于室外墻面。
6.2.3濕法飾面板安裝的每塊板材拴掛點不得少于三個,通過不小于1.5mm2的銅絲、不繡鋼絲等防腐材料或專用掛件與預埋件連接牢固。后置埋件設置在空心砌塊或加氣砼上時,后置埋件應用穿墻螺栓或穿墻鋼筋。
6.2.4 濕法施工石材飾面板前,應對板材的背面涂刷防堿劑,刷漿后陰干養(yǎng)護。
6.2.5 灌漿工藝濕法飾面板安裝,板材應鉆孔,通過不小于1.5mm2的銅絲、不繡鋼絲等防腐材料或專用掛件拴掛在鋼筋網(wǎng)上,鋼筋網(wǎng)直徑及間距不得少于φ8@500,鋼筋網(wǎng)應通過錨栓與基體連接牢固、穩(wěn)定。
6.2.6 拆除外架前,施工、監(jiān)理(建設)單位必須全面檢查飾面板空鼓情況,對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應進行返工處理,并填寫檢查記錄。
7 鋁合金、塑鋼門窗工程質量通病
7.1 門窗二次設計單位必須要具備相應的設計資質,設計施工圖必須經(jīng)主體設計單位簽章認可,有節(jié)能性能改變的門窗設計施工圖必須經(jīng)施工圖審查單位審查合格。
門窗設計施工圖應達到相應的深度,明確型材、配件等材料的規(guī)格及質量要求,連接固定的構造形式。
7.2 門窗加工前,應對其抗風壓性能、空氣滲透性能和雨水滲透性能進行定型檢測,有節(jié)能要求的門窗應有傳熱性能檢測。檢測結果達不到設計要求時,必須對門窗型式進行修改,重新檢測合格后才能進行加工。
7.3 門窗安裝應進行樣板檢查?,F(xiàn)場至少抽取一樘門窗進行解剖,檢查內部構造、材質及拼裝質量;防火、防盜、節(jié)能等特種門窗進場應提供有效的型式檢驗報告。
7.4 門窗洞口四周應按照門窗框固定連結位置設置預埋件,不得將門窗外框直接埋入墻體,砌體上的預埋件應使用小型混凝土砌塊。
固定連結件位置應距邊框及中橫框、中豎框與邊框交接處的兩側不大于150mm,其它固定點間距不大于500mm,每個連結件不得少于兩個固定點。
7.5 連結件應采用厚度不小于1.5mm,寬度不小于15mm的鍍鋅冷軋鋼板,兩端伸出窗框與墻體固定;組合門窗拼樘料的規(guī)格、材質及連接固定方式應符合設計和規(guī)范要求。
7.6 門窗的密封
(1)分層填充縫隙用的材料選用閉孔泡沫塑料、發(fā)泡聚苯乙烯等彈性材料,填塞厚度不宜大于20mm,填塞不宜過緊,以能自行發(fā)泡膨脹,起到防水止漏、隔音保溫、防止窗周結露的作用為準。
(2)應按規(guī)范要求在縫隙外表留5~8mm深的槽口,注膠前應清潔表面,注膠后應檢查注膠是否連續(xù),防止漏注。
嵌縫膠不得有脫落、起皮,無彈性,膠面開裂等缺陷。
(3)副框與門窗框以及拼樘料之間的拼接縫處均應用密封膠封嚴。
8 建筑電氣安裝質量通病
8.1 電氣配管進盒、箱順直,必須一管一孔,并用鎖緊螺母或進盒接頭固定平直,禁止柔性導管暗埋于墻內或混凝土內。
8.2 導線按相分色符合規(guī)范規(guī)定,A相用黃色,B相用綠色,C相用紅色,中性線N用淺藍或藍色,保護接地線PE用黃綠雙色。照明開關后相線可采用原相色或白色。
8.3 導線連接應采用壓接或焊接,導線連接不得采用繞接,禁止接頭處虛接;禁止接頭只用黑膠布不采用絕緣帶包扎。
8.4 插座接地支線禁止串聯(lián)連接。
8.5 金屬線管(槽)及其支吊架應作好跨接接地處理,采用緊定連接、卡套連接的金屬導管不做跨接接地時,必須有可靠持久的保證接地導通的連接工藝及其工藝標準;低于2.4m以下燈具的外露可導電部位必須進行接地處理。
9 采暖衛(wèi)生安裝質量通病
9.1 管道穿樓板時必須按設計或驗收規(guī)范要求設置套管或止水環(huán)。套管設置要求下口平樓面,上口高出最后地面20-30mm,廚、廁為50mm,套管填塞符合規(guī)范要求。
9.2 地漏的選型、規(guī)格應符合設計要求。有水封要求的地漏,其水封高度應不小于50mm。連接構造內無存水彎的排水器具的排水支管應設存水彎,其水封高度應不小于50mm。
10 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通病
10.1 瀝青混合料級配應符合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檢測瀝青材料的針入度、軟化點、粘度、延度、含蠟量、閃點、溶解度、密度等技術指標。
10.2 瀝青混凝土應控制加熱及攤鋪溫度;熱拌瀝青混凝土的加熱溫度為145-170℃,瀝青混合料出廠時應逐車檢測瀝青混合料的重量和溫度、記錄出廠時間,簽發(fā)運料單,攤鋪溫度根據(jù)所用材料標號不低于135-160℃。
10.3 控制基層的標高、平整度、清潔度、攤鋪時的干燥情況。
10.4 瀝青混凝土每日作抽提試驗及馬歇爾穩(wěn)定度試驗。
10.5 瀝青混凝土攤鋪的厚度,平整度,壓實度控制。
10.6 嚴禁雨天及氣溫低于10℃時攤鋪瀝青混凝土。
11 橋梁伸縮縫破損質量通病
11.1 伸縮縫軌必須錨固牢固,縫軌的錨固鋼筋須與橋梁或橋臺的預留鋼筋焊接牢固,對于預留鋼筋偏位、間距過大、保護層不夠的情況,應采用植筋加強等措施處理。
伸縮性能必須有效,伸縮縫的預留寬度須經(jīng)安裝溫度與結構變形量計算而定,防止縫軌埋置過寬而扯破橡膠體或埋置過窄而擠壞縫軌的情況發(fā)生。
11.2 伸縮縫兩側砼的類型及強度須符合設計要求,不得未達到設計強度過早承受車行荷載。
11.3 伸縮縫處不得積水,防止水流滲過伸縮縫橡膠體后污染橋墩,臺及支座。
12 填方區(qū)路基沉陷質量通病
12.1 路基填方區(qū)須清淤、設臺、控制填料含水量、粒徑、分層厚度。嚴禁用腐殖土、淤泥、建筑垃圾、大粒徑、樹根、草皮、有機物等作回填料。
12.2 配備必要的碾壓設備,控制好壓實度。
12.3 作好施工臨時排水即回填層作好縱橫雙向排水坡面,避免雨水浸泡路基。
12.4 城市主干道回填壓實度各層應達到93-96%。
13 路面井周沉降質量通病
13.1 砌筑窨井的石材、預制混凝土砌塊強度等級不得小于30MPa,路面與井蓋高差不得大于4mm。嚴禁采用磚砌筑窨井。
13.2 窨井周圍回填材料嚴格選用;凡腐殖土、淤泥、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草木不能作為回填用料。
13.3 回填分層夯實,必要時配備小型壓實機具,保證施工質量
- 1項目管理工具
- 2項目管理系統(tǒng)
- 3開源項目管理軟件
- 4項目管理軟件有哪些
- 5工程項目管理軟件下載
- 6多項目管理
- 7項目管理
- 8項目管理系統(tǒng)
- 9項目管理對比
- 10項目管理系統(tǒng)有哪些
- 11工程項目管理實施
- 12項目管理軟件調研
- 1一級建造師機電知識點:項目部的責任
- 22015二級建造師《建設工程施工管理》基本理論(2)
- 3YN聚氨酯嵌縫料施工
- 4水泥混凝土路面修補材料的研制和應用
- 5鐵路工程基床表層級配碎石施工作業(yè)指導書
- 6一級建造師復習順序,同步復習還是優(yōu)先復習?
- 7交通部近日公布《省域道路客運聯(lián)網(wǎng)售票系統(tǒng)工程建設指南征求意見稿》
- 82015咨詢工程師《項目與管理》復習指導(9)
- 9市政防洪提道路工程作業(yè)指導書
- 10變電站設備基礎護角預埋件施工工藝標準及施工要點
- 11NB-PMM法在項目綜合管理中運用實例(一)2
- 12寧啟鐵路復線電氣化工程加緊推進 計劃明年底通車
- 13KRM實施當中的項目管理
- 14500kV輸電線路施工組織設計
- 15地下室工程結構板開裂原因分析
- 16有關基坑工程一些參數(shù)與經(jīng)驗關系
- 17某省高產(chǎn)農田“十一五”建設規(guī)劃報告
- 18石門巖水庫汛限水位的確定
- 19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施工中存在的問題
- 20一級建造師復習資料:機電工程項目特點
- 21中鐵二十局三公司西成客專南鄭制梁場順利通過部級認證
- 222015安全《相關法律知識》考點分析:危險物品管理
- 23結構工程計算書
- 2409年咨詢工程師《工程項目組織與管理》考點解析(二十五)
- 25自維變電(站)所及配電室的設計
- 262015年遼源市招標師考試報名時間為6月16日至6月27日
- 27我們必須面對的現(xiàn)實課題
- 282015年一級建造師工程財務復習資料—利潤的計算
- 29成都地鐵2號線東延伸線土建1標全線貫通
- 30一級建造師市政公用工程復習要點:暗標
成都公司:成都市成華區(qū)建設南路160號1層9號
重慶公司:重慶市江北區(qū)紅旗河溝華創(chuàng)商務大廈18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