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融恩:“插針”建筑影響散熱
香港高樓林立,商業(yè)中心區(qū)域的建筑樓宇更是密不透風,夏季行走在如屏風的大廈之間,感覺特別悶熱。然而,城市高溫和城市內的建筑高度、布局,甚至用料都息息相關。有學者表示,建筑過高或布局過密會產生通風問題,令氣溫驟升,因此在目前建筑密度已達到一定規(guī)模的地區(qū),應盡量避免再“插針”興建樓宇,可轉而開發(fā)新界等地區(qū)未能善用的土地,但必須同時審慎考慮土地的承載能力。
香港中文大學建筑系教授吳融恩指出,香港產生城市熱島效應的原因,與本地的土地用途以及建筑特點密不可分。他說,近年香港土地供應不足,部分“休憩用地”和“綠化地帶”等非住宅用地轉為住宅用地,變相植被面積減少,導致蒸騰作用降低,由于熱量無法被帶走,人體便會感覺到熱。
鋼筋水泥儲存熱量
他續(xù)稱,本港建筑物多採用鋼筋水泥鑄造,在日間這些物料會大量儲存熱量,并釋放出來,令附近的氣溫升高。此外,香港有眾多高聳和密集的建筑物,由于地面輻射受限,無法散熱,從而加重熱島效應。
在基層市民聚集的深水?等地區(qū),夏季室外及室內溫度皆居高不下。吳融恩解釋說:“深水?原本臨海,海風可吹進陸地,帶來冷空氣,有助降低市區(qū)氣溫。但自從西九龍?zhí)詈:?,海風對該地的降溫作用就有所減弱。”他補充指,隨?更多成片高密度高樓在西九龍拔地而起,海風更加難以吹入深水?,進一步導致氣溫升高。
吳融恩認為,在2003年SARS后,社會公眾對于居住質素和環(huán)境保護的訴求重新被喚醒,政府亦非常關注環(huán)境問題,并推出一系列可締造優(yōu)質及可持續(xù)建筑環(huán)境的措施(SBD Guidelines),其中包括樓宇間距、空氣流通評估標準等。不過,他強調,目前社會關注點已轉移到至房屋供應、如何應對城市人口增長等問題,而逐漸忽視了城市高溫這一多年來城市化發(fā)展方式種下來的惡果,“若將現有生活模式和高密度樓宇規(guī)劃持續(xù)下去,下一代將深受其害。”
吳融恩指,為緩解城市熱島效應,一些西方國家會增加綠地,甚至設立禁止建筑區(qū)域(no-build zone),但地少人多的香港難以完全效法。根據香港的實際情況,他建議,停止增加市區(qū)樓宇密度,盡量避免再“插針”興建公屋和私人樓宇;他又支持開發(fā)新界未能善用的土地,但必須同時考慮土地的承載能力,嚴格評估地積比率等。
- 1EPS材料的特性及其在路橋工程中的應用
- 2機電工程項目施工現場環(huán)境保護措施的制定
- 3根據《工程建設項目施工招標投標辦法》,投標有效期從什么之日開始計算
- 4高速公路綠化標書范本
- 5建筑施工企業(yè)精準物流管理
- 6水利水電工程沉沙池設計規(guī)范(SL269-2001)及條文說明與計算實例
- 7江欣宜:旅行、閱讀和廣結良友是一個設計事必須做的事
- 8工程總承包荊棘路
- 9一級建造師考試《市政公用工程》精華輔導(31)
- 10楊仕超:探索符合省實際情況的綠色建筑技術之路
- 11趙暉:傳統民居建造思想有待挖掘
- 12全面質量管理在施工項目當中的應用
- 13包贊巴克:探尋建筑不同形式及意義
- 14球形罐的產品焊接試板應在什么時候進行焊接
- 15非金屬材料中高分子材料的分類
- 16SAC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術
- 17機電工程施工現場安全技術措施主要內容
- 18建設工程質量保證金
- 19專家表示:期待三中全會能讓四大經濟困局好轉
- 20建筑給水排水工程
- 21陳衛(wèi)群:心能量 慢生活
- 2209年一級建造師輔導:知識產權概念(一)
- 23烏魯瓦提水利樞紐汛期水庫調洪演算
- 24龔偉:邂逅名雕 與墅派相戀
- 25齊欣:我們不會兩次踏進同一座建筑必須親臨其境地體驗
- 26時評:本土室內設計公司應在“人”上下工夫
- 27水庫調洪演算中水位流量控制泄流方式探討
- 28單位(建筑安裝)工程施工技術資料核查記錄
- 29一級建造師水利水電復習資料——分段圍堰法導流
- 30礦山安全法的適用范圍
成都公司:成都市成華區(qū)建設南路160號1層9號
重慶公司:重慶市江北區(qū)紅旗河溝華創(chuàng)商務大廈18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