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工程項目OA系統(tǒng) > 建筑OA系統(tǒng) > 項目計劃軟件
張良皋:期待更多建筑設計能“記起鄉(xiāng)愁”
張良皋
91歲,湖北漢陽人。1947年畢業(yè)于中央大學建筑系(今東南大學建筑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建筑系創(chuàng)始人之一,當代著名建筑遺產(chǎn)保護大師,榮獲2013年度中國民族建筑事業(yè)終身成就獎。代表著作有《武陵土家》、《老房子——土家吊腳樓》、《匠學七說》、《巴史別觀》、《中國民族建筑——湖北卷》等。他對土家建筑和土家文化進行了精妙的詮釋,稱土家的巴文化對中華文化的形成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國內外引起強烈反響。
在年輕而充滿朝氣的華中科技大學校園,喻家山西二區(qū)的教師寓所顯得古老而寧靜。10月底的一個下午,記者走進張良皋教授的家中,感悟他思深語妙的學術論述和蹊徑獨辟的治學視角。
一方斗室,家具簡單,書卻隨處可見??蛷d掛滿書法作品,昌明法師手書的對聯(lián)“細流成巨海,培壤積高山”,格外顯眼。
雖然已是鮐背之年,他心中仍一直期待:中國建筑的文藝復興,什么時候再次出現(xiàn)?
盛贊武當山建筑群 稱其藝術水準比肩佛羅倫薩
已經(jīng)91歲高齡的張良皋教授,精神矍鑠,語調鏗鏘,今年暑期,他還去了趟恩施。只要身體許可,他一有機會就深入到奇山峻嶺中考察,探尋中國人文地理之謎。經(jīng)過多次實地走訪調查,他認為:“武當山建筑群是一個劃時代的進步。從整體布局、環(huán)境規(guī)劃到建筑用材以及造型等各方面,是一個完整的、極為領先的藝術規(guī)劃。”
有人曾疑惑地問他:“你說我們的武當山等建筑技術先進,那為什么中國古代的建筑不用磚石,要用木頭?為什么我們的建筑不能像羅馬、希臘、埃及那樣堅硬、保存持久呢?”
他總是這樣回答:中國古代不是不用磚石,而是許多材料并用,土、木、金、石、革、草等都可以拿來蓋房子,之所以木結構建筑多,是因為我們資源豐富啊!埃及或古代歐洲那些國家也想用,但有那么多木頭可供選用嗎?人家是沒辦法,只有石頭可以取用。經(jīng)過漢、唐、宋之后,中國的建筑在多材并用上已相當成熟與完善。
他自豪地介紹,在武當山古建筑群里,大量使用了磚石、琉璃以及金屬建材。其所使用的磚石比重,甚至超過了北京故宮,而許多殿更是用琉璃所建。這些琉璃大抵是宋代通過與阿拉伯交往而引入的新技術,傳入中國后又有革新。而著名的武當山金頂以全銅鑄造,按明朝初年的構造標準,堪稱最準確的建筑模型。
“直到現(xiàn)在,那個鎦金仍然金燦燦的,這一銅鑄技術在當時是極其先進的。”他贊嘆地說,古代人們焊接金屬常常用“吹焊法”,武當山金頂直到現(xiàn)在都看不見一點焊縫,堪稱神乎其神。古神道上,每隔幾步都釘著鋼釘,牢固得很。與故宮相比,武當山建筑群更為大膽地運用了新材料和新方法。此外,武當山的建筑與山形美妙結合,處處都讓人佩服。它的建筑形式是自由的,服從于山形地勢,沒有拘泥于皇家建筑的傳統(tǒng)與規(guī)整。
“在中國建筑史上,也是有文藝復興的!”他認為,武當山建筑群是中國第二次文藝復興的標志性建筑,自1412年重修、1418年建成,到2018年就是整整600年了。而西方文藝復興之城佛羅倫薩的主教堂,于1419年重修成現(xiàn)在的形態(tài),到2019年也是整整600年。
“2018年,希望有關方面在武當山舉行一個600周年紀念慶典,來一次與佛羅倫薩的對話,讓歐洲人看看,武當山作為中國建筑的文藝復興標志是否夠格。我們要有這樣的文化自信!”他說。
呼吁補習傳統(tǒng)文化 向世界展示中國建筑優(yōu)秀面
“您說武當山建筑群是中國建筑第二次文藝復興的標志,那么第一次是什么時候呢?”
面對我們的提問,張良皋教授說,是在隋唐宋時期。“隋唐之際的建筑風格氣魄宏偉,嚴整開朗,是中國古代建筑第一次文藝復興的開始,一直延續(xù)到宋代。”
令他嘆息的是,元滅宋、清滅明,中國建筑進入“全黑時代”,文藝復興的路斷了。盡管如此,張良皋話鋒一轉,“中國人不能因為這個而妄自菲薄,因為中國的建筑并沒有輸在起跑線。”
中國建筑藝術傳承被割斷,我們該如何“補課”?中國建筑新的復興之路在哪里?張良皋教授自己拋出問題,沉思了一會兒,說:“應該多向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學習。但是現(xiàn)在,能做到這一點的建筑師太少了。”
張錦秋院士是張良皋教授最為推崇的對象,因為她一直步履篤實地為中國建筑的文藝復興“補課”。“作為梁思成先生的弟子,她推尊傳統(tǒng),虔誠地模仿復興唐代建筑,揚其美、棄其丑。大雁塔景區(qū)的三唐工程、陜西歷史博物館、玄奘紀念院、大唐芙蓉園等,她設計的這些標志性建筑作品,都是在向世界詮釋中國。”
張良皋教授認為,為文藝復興“補課”,就是要讓中國建筑傳統(tǒng)參與競放之列,向國人、向世界展示中國建筑傳統(tǒng)的優(yōu)秀面,增強中國建筑師的自信。
去年,在北京舉辦的第十六屆中國民族建筑研究會學術交流年會上,榮膺民族建筑終身成就獎的張良皋教授,就曾喊出“民族建筑,世界朝輝,中為洋用,舍我其誰”的口號。
呼應莫搞怪異建筑 期待更多設計“記得起鄉(xiāng)愁”
張良皋教授的家中,臥室里全是書,筆記本電腦隱在書堆中,如果不是靠墻放著一張簡單的單人床,你會誤以為是進入了一間書庫。他每天都會看書、看新聞,對建筑的研究永葆熱情。
讓他憂心的是,現(xiàn)在中國不少建筑,熱衷于山寨西式建筑體系,“山寨是一種缺乏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自信和認同的心理表現(xiàn),那樣是不可能促進中國建筑藝術再次繁榮和復興的。”
“習近平總書記在日前召開的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提出,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去年,中央在城鎮(zhèn)化工作會議上也特別提出,新型城鎮(zhèn)化的規(guī)劃與設計,要讓老百姓看得見山、望得到水、記得起鄉(xiāng)愁。”張良皋教授說,建筑是為人民服務的,應該是一個感情容器,可現(xiàn)實是,讓人“記得起鄉(xiāng)愁”的建筑不多了。
他記起一位小學同學,是臺灣友人,離開武漢數(shù)十載,前些年回漢,張良皋教授帶他去了幾個地方,“看到歸元寺、中山公園,他都能認出來,覺得特別親切,有濃濃的鄉(xiāng)愁味兒,久久流連忘返。可走到其他一些地方,就沒啥印象,也就沒有感情了。”
張良皋教授呼吁,規(guī)劃者、建設者應該明白,城市建設要尊重文化、尊重歷史、尊重自然,要“保護和弘揚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延續(xù)城市歷史文脈;要依托現(xiàn)有山水脈絡等獨特風光,讓城市融入大自然”。只有“讓人記得起鄉(xiāng)愁”的建筑,才能引起全世界的矚目和共鳴。
- 1OA系統(tǒng)二次開發(fā)
- 2泛普軟件項目驗收
- 3泛普OA售后服務
- 4項目計劃軟件
- 5制作工資表軟件
- 6預算軟件
- 7工作計劃軟件
- 8物流配送軟件
- 9食品批發(fā)軟件
- 10相關軟件
- 11速達軟件
- 12軟件產(chǎn)品
- 1鋼結構檢測原始記錄(23張)
- 2一級建造師水利水電復習資料——混凝土的運輸設備
- 309年一級建造師輔導資料:施工組織、安全設計(一)
- 42015年一級建造師考試輔導資料:全向信標的特點
- 5汪傳虎:新型城鎮(zhèn)化建設 市場主導是重點
- 6下列情形中,構成委托代理終止的是
- 7時評:城市建設面子越來越亮麗 里子問題暴露越來越多
- 8SL 165-1995滑坡涌浪模型試驗規(guī)程
- 9SMA混合料的攤鋪
- 102015年一級建造師《專業(yè)工程管理與實務》復習資料(70)
- 112015年安全工程師:統(tǒng)計工作的基本步驟
- 12煤礦安全的監(jiān)察體制
- 13機電工程編寫工法文本的注意事項
- 14時評:城市建筑形態(tài)需要政府引導
- 15第三章水土保持監(jiān)測體系
- 16某公司試驗管理表格
- 17施工企業(yè)為高空、井下、海上作業(yè)等特殊工種工人繳納的工傷保險費屬于什么費用
- 1809年一級建造師考試《法規(guī)及相關知識》輔導資料(44)
- 19城市排水泵站中溢流井的功能是什么
- 20時評:“四化同步”發(fā)展關鍵是城鎮(zhèn)化
- 21如何做好班組培訓工作
- 2209年一級建造師考試《法規(guī)及相關知識》輔導資料(97)
- 23SL 279-2002水工隧洞設計規(guī)范
- 24實行開工報告制度的建設工程
- 25張劍飛:城市建設要"耐久、實用、美觀"
- 26水土保持方案編制收費標準
- 272015年安全工程師知識點:檢驗檢測活動的規(guī)范
- 28排水泵站工程規(guī)劃
- 29AutoCAD地形建模及其在土方計算中的應用
- 30一級建造師公路工程復習資料——知識考點12
成都公司:成都市成華區(qū)建設南路160號1層9號
重慶公司:重慶市江北區(qū)紅旗河溝華創(chuàng)商務大廈18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