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jiān)理公司管理系統(tǒng) | 工程企業(yè)管理系統(tǒng) | OA系統(tǒng) | ERP系統(tǒng) | 造價咨詢管理系統(tǒng) | 工程設計管理系統(tǒng) | 簽約案例 | 購買價格 | 在線試用 | 手機APP | 產(chǎn)品資料
X 關閉

莊惟敏:建筑與藝術相比更具場所性

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摘要:我們常說當代建筑與城市設計的多元化、全球化與復雜化,這一點毋庸置疑?,F(xiàn)在建筑呈現(xiàn)出來的多樣性其實跟半個世紀前的后現(xiàn)代主義強調的文化多樣性并不完全一樣……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院長、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院長莊惟敏教授

我們常說當代建筑與城市設計的多元化、全球化與復雜化,這一點毋庸置疑。現(xiàn)在建筑呈現(xiàn)出來的多樣性其實跟半個世紀前的后現(xiàn)代主義強調的文化多樣性并不完全一樣,因為今天相關的技術特別是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帶來了多種可能性,技術的可能性讓很多原本不能夠實現(xiàn)的東西現(xiàn)在得以實現(xiàn)。

另外一個層面是一部分大眾的喜好也裹挾著與建筑、城市本身沒有太多關系的情緒,越過了專業(yè)的界限,考驗著設計師的職業(yè)操守和價值判斷。所以現(xiàn)在我們面臨這樣一個環(huán)境:設計的原創(chuàng)性、藝術性和專業(yè)性變得黯然,混入眾多利益訴求的洪流中而變得不再鮮明,全球化的職業(yè)實踐正悄無聲息地改變著地域和城市的面貌,設計的品位、時尚像時裝等消費品般迅速傳播,沖擊著地域文化和本土特征。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使參數(shù)化設計變成一種設計的時尚,但很多情況下,參數(shù)化設計被一些人誤讀為當下建筑設計的一種創(chuàng)意手段。

大家越來越多關注到了我們今天的城市,越來越多關注他們的人工環(huán)境,人們加入了一場持久的建筑狂歡,這件事情使我感受最深的是那一年的元宵節(jié),CCTV的一棟樓被一把火燒了,很多市民在網(wǎng)上發(fā)出狂歡,說像看煙火一樣看它燃燒,我覺得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很多大眾把城市建筑,甚至是把建筑師看成是一種可以娛樂的狀態(tài)。面對大眾的喜好以及那些裹挾著與城市、建筑本身無關的情緒,建筑師已經(jīng)慢慢失去了話語的陣地。

一些建筑師在堅守,但是面對這種情況也有很多的建筑師無奈地退到一種實用性的陣地中去,因為建筑師也要吃飯。他們只能退守到實用性的陣地前沿,深怕自己的建筑被選為最丑陋建筑。工業(yè)化革命和信息時代的到來,使技術至上變成了一種風氣,技術至上的實用主義的思想統(tǒng)治著建筑人居環(huán)境的創(chuàng)作,特別是對于大院的建筑師而言更是如此。

有的建筑師可以用籌募來的錢做一個自己喜好的、自己可以投入其中的建筑。我們一方面羨慕他們,一方面又在這種環(huán)境下被業(yè)主、領導和城市不斷制約著,在被不斷呵斥的狀態(tài)下進行創(chuàng)作。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說當代建筑與城市確實發(fā)生了巨大的轉變。后現(xiàn)代主義運動將建筑的傳統(tǒng)范式橫掃,當代建筑設計強調多元、紛雜,全球化的標桿下呈現(xiàn)出對形式的狂歡追逐。

很多建筑師都有感受,我們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更多關注的是形式,因為這種形式能夠博得甲方的好感,得到領導的認可,經(jīng)常在投標的過程中建筑師強迫自己要編出一點故事,這個故事要講給甲方和評委聽。所以地域文化和地方特征價值觀的認同在全球網(wǎng)絡化中遭到了危機,這種危機不以我們的意識為轉移,建筑的形式成為易耗和標新立異的消費品,比如說高度、某個象征等等,建筑的本質在去精神化和追求時尚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了。

案例分享:通遼馬頭琴博物館

在這里我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叫“在地性”,這個詞并不新穎。其實最早的建筑師提出的場所精神,到后來近代、當代的很多建筑師,包括我們的中青年教師陣營里面有的提人到的本土建筑,都有在地性的思想。不管是在地性、本土、場所也好,建筑設計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它的存在,作為一個實體存在,存在性在建筑上表現(xiàn)出來極強的場所性。

建筑與藝術相比更具有場所性,例如藝術品可以搬回家欣賞,但建筑不能移動。所以建筑坐落于一片場地上,建筑因這片場地的唯一性而變得獨特,建筑和場地相互作用,不可分割。

場地是有靈性的,它承載了歷史、文化、宗教和習俗。如果設計得當,場地會將這種靈性作用于建筑上。建筑場地因其發(fā)生了歷史事件和人類生活,使建筑具有了人文精神。所以當我們講到一個建筑的時候,顯然不能離開它的場所。

建筑的場所有時候需要變更和改造,人定勝天的觀念在文化大革命以后越發(fā)發(fā)揚光大,但今天我們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的建筑師小心翼翼地、懷有敬畏感地關注了場所。懷有敬意地觸碰自然,實際上是建筑師的一種深悟和感受。這些變更很顯然是建筑師賦予自然和強加給自然的,如果我們粗暴地對待它,首先在對待環(huán)境的過程中你就輸了第一步。場地原始的自然性,比如地形、高差、土力學特征等恰恰是場所性的具體體現(xiàn),怎么樣巧妙結合場地、利用場地特征,是建筑設計的一個基礎。

建筑和場地結合應該成為一個整體,離開場地的建筑設計存在要有它的意義,這是建筑師進行建筑設計的一個原則,即所謂在地性的原則。

案例分享:玉樹州行政中心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個案例,玉樹州行政中心——普措達澤山下的藏式院子。玉樹災后重建政府投入了相當多的一筆經(jīng)費,項目除了博物館、紀念館、大劇院、游客中心等,還有一個行政辦公建筑,我們設計的就是這個行政中心。神山圣水營造了玉樹特有的人文地理環(huán)境,災后重建怎么體現(xiàn)這種特有的氣質變得非常關鍵,我們對此做了很多思考。主場地的相互作用,融于環(huán)境、改善環(huán)境,強化場地的人文氣質,其實也是建筑師一直追求的。

我們在玉樹看到依山傍水的一個個院所所形成的臺地建筑構成了最重要的場所精神,這種場所精神給了我們一種非常強烈的震撼和視覺感受。后來在模型的研究過程中,我們嘗試用這樣一種藏式的院落結合臺地的形式,來詮釋深入到藏民心目中的一種空間景象。

關于色彩,為什么做成灰色或者用混凝土砌塊的本色?其實在最初的設計過程中,我們也考慮到宗山的色彩意義的延續(xù)。紅白對比展現(xiàn)了宗山特有的藏式風格和特點。那么紅白的顏色可用不可用?我們對此做了長期的研究,特別是和當?shù)氐拿袼讓<覝贤ㄖ?,最后決定放棄紅顏色的使用,實際上也是回歸一種更加親民的色彩,不過分強調建筑的宗教特征。

玉樹州行政中心這個建筑更多強調的是一種院落特征,局部用了一點點符號,例如窗臺上的玻璃噶扎、花格窗以及頂部的處理。院落的大小沿著軸線和側院所形成的形制是藏式院落特有的一種形制特征。當?shù)貥淠痉浅O∩?,保留樹木是對它脆弱的生態(tài)的保護,所以我們也盡量保留了樹木。在藏區(qū)行政建筑不同于文化建筑,其實是很難做的,難點在于氣質的表達。是要表達一種行政建筑的威嚴還是表達出具有地域風格的文化氣質和親民氣質?我們曾經(jīng)為此糾結,但最后我們通過不同尺度的院落看到這種親民的特質可以實現(xiàn)。這一組建筑后來在玉樹形成了特有的風貌,既不同于當?shù)厣守S富斑斕的文化建筑,也不同于紅白兩色的宗教建筑,是一種貼近市民、同時又具有一定地域文化特質的院落式建筑。(節(jié)選自清華設計學術周沙龍發(fā)言)

發(fā)布:2007-11-10 13:43    編輯:泛普軟件 · xiaona    [打印此頁]    [關閉]
相關文章:
相關系統(tǒng)
聯(lián)系方式

成都公司:成都市成華區(qū)建設南路160號1層9號

重慶公司:重慶市江北區(qū)紅旗河溝華創(chuàng)商務大廈18樓

咨詢:400-8352-114

加微信,免費獲取試用系統(tǒng)

QQ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