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jiān)理公司管理系統(tǒng) | 工程企業(yè)管理系統(tǒng) | OA系統(tǒng) | ERP系統(tǒng) | 造價咨詢管理系統(tǒng) | 工程設計管理系統(tǒng) | 簽約案例 | 購買價格 | 在線試用 | 手機APP | 產品資料
X 關閉

中藥性味理論提出新假說

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突破傳統(tǒng)“一藥一性”的中藥性味理論,提出“中藥一味一氣,一藥X味Y性(Y≤X)”


  由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匡海學教授主持完成的項目《中藥藥性理論研究模式的構建及應用》獲2013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該研究突破傳統(tǒng)“一藥一性”的中藥性味理論,創(chuàng)造性提出“中藥一味一氣,一藥X味Y性(Y≤X)”的中藥性味理論新假說,并通過研究證實了該假說的客觀性,具有重大科學意義和應用價值。

  中藥性味理論新假說:中藥一味一性(氣),一藥X味Y性(Y小于等于X)。根據本假說,單性味中藥為一味一氣,而復合性味中藥的內部性味精細結構則可能為多味一氣,也可能為多味多氣。

  以寒熱溫涼“四氣”、酸苦甘辛咸“五味”為主要內容的中藥性味理論,是中藥藥性理論的核心,也是中醫(yī)臨床用藥的依據和原則。匡海學率領課題組,通過十余年研究,首次研究闡明了中藥性味的本質,及四性與五味的關系。即中藥同時具有性(氣)與味,性(氣)與味是中藥同時兼具的兩種特性,且中藥性味組分、性味拆分組分或化合物亦有藥性(氣);五味主要與中藥具體藥效相關,四性(氣)是以主要影響機體能量代謝、物質代謝為特征的一類生物學效應;四性(氣)以相對寒(涼)、熱(溫)兩方面表達,并通過對其影響機體的能量代謝、物質代謝等予以探測或評價歸屬。

  此項研究探索出中藥性味可拆分性、可組合性的中藥性味理論研究新方法;將現代方法與傳統(tǒng)的性味評價方法相結合,充實完善了中藥四性歸屬的評價方法,可有效用于中藥寒熱溫涼四性的評價歸屬;凝練并明確了一組與中藥性味理論相關的新概念及其內涵。

  采用上述研究模式,課題組首次闡明了吳茱萸、麻黃辛味和苦味的物質基礎,首次發(fā)現并證明洋金花不是傳統(tǒng)的單性味中藥,而是兼具辛味和苦味的復合味中藥。課題組已發(fā)現洋金花的新性味(苦味)并證明其有獨特的治療銀屑病療效;構建了藥物治療銀屑病的多維評價體系,為解決研發(fā)治療銀屑病新藥但缺少藥效學和作用機理評價模型的問題提供示范。從多角度揭示了洋金花各類各層次性味物質基礎的作用機理及相互作用;完成5類新藥臨床前研究,研制的新醫(yī)院制劑《洋金花膠囊》已用于銀屑病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達90.75%,其中痊愈率為65.93%,且未見毒副作用。首次發(fā)現麻黃苦味物質基礎酸性多糖有很強的免疫抑制作用,對過敏性哮喘、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和慢性腎炎治療作用良好,科學詮釋了中醫(yī)對麻黃性味功效的認識,也為麻黃資源再利用開辟新途徑。

  該假說深化了對中藥性味本質和內涵的認識,通過闡明中藥性味的內部精細結構,將豐富中藥藥性理論內容,有助科學解析中藥在不同方劑中多組(成)分、多途徑、整體綜合調節(jié)的復雜作用機制;有助改變中藥藥性理論在臨床用藥中指導性不強,以及一些臨床療效與中藥藥性相矛盾,難以用傳統(tǒng)性味理論解釋的情況等。

  以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為第一承擔單位、由匡海學任首席科學家,以本項目研究成果為基礎而開展的國家973計劃項目《基于利水功效的中藥藥性理論研究》于2013年1月啟動。目前,該項目五個子課題的課題組正按計劃組織開展相關研究工作。(魏 敏 常濱毓)

 

發(fā)布:2007-05-12 10:05    編輯:泛普軟件 · xiaona    [打印此頁]    [關閉]
相關文章:
  •  
    • <tfoot id="ixonf"><delect id="ixonf"><small id="ixonf"></small></delect></tfoot>
      <rt id="ixonf"></rt><rt id="ixonf"><delect id="ixonf"></delect></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