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智能布線系統之解決策略非常重要
完善智能布線系統之解決策略非常重要
智能布線系統開始出現于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其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網絡管理員對用手工記錄布線鏈路信息感到十分吃力,并且他們也希望能對布線系統進行實時監(jiān)控。
實時布線系統通過使用計算機生成的工作單,可以簡化移動、增加和改動(MAC)過程。通過網絡連接或通信間中智能布線系統支持的網絡端口,可以在異地監(jiān)測這些工作單的進展情況。網絡管理員可以確定執(zhí)行移動、增加和改動的順序,因為這與有源設備和無源設備的物理布局息息相關。技術人員可以獲得實時反饋,精確了解接插工作執(zhí)行情況,檢驗所有連接是否正確,功能是否正常。
如何減少網絡故障時間及簡化網絡MAC(移動、增加、改變)維護時間,已成為諸多大中型企業(yè)網絡管理中日益嚴峻的問題。在中國,布線工程建設經過十余年的快速發(fā)展,已經開始從最初的基礎建設時期走向管理應用時期,智能布線解決方案的概念也越來越被接受。
今天,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和網絡應用需求的不斷提高使得網絡基礎設施正在變得越來越復雜,許多發(fā)展中的公司隨著業(yè)務的拓展,網絡規(guī)模不斷擴大,網絡基礎架構的管理也變得越來越復雜。
一份合理的、優(yōu)化的智能布線解決方案,能夠使得企業(yè)的布線系統和網絡系統的運行更加穩(wěn)定,所以了解這方面的知識還是也很有用處的,于是我們討論了一下智能布線解決方案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在這里拿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對大家有用。
軟硬件雙劍合璧
AMPTRAC系統實現了硬件和軟件系統的完整和有機結合,用戶通過該系統可以實時獲得布線和網絡系統的配置結構和運行狀態(tài),并通過預先定義的策略對各種非法操作進行監(jiān)控和報警。同時該系統還可以與用戶現有的網管系統(如HPOpenView、CAUnicenter、IBMTivoli等)實現集成,為用戶提供更完整的管理服務。
該系統可以使得任何布線系統和與其連接的設備變成智能網絡,同時降低由于手工管理布線系統帶來的成本和時間的消耗。該系統仍然基于傳統的AMPNetconnect110模塊化結構化布線系統,用戶可采用任何廠家的網絡產品,不同的是該系統在配線架每個RJ-45端口上增加了一個金屬感應墊(sensorpad),跳線外部增加了一根金屬針,這根金屬針與110配線架的感應墊相接觸,110配線架通過I/O電纜與網絡分析器(analyzer)相連。
網絡分析器及iTracs軟件可以實時、動態(tài)監(jiān)視到配線架之間、網絡設備與配線架之間的連接狀態(tài)。AMPTRAC硬件與iTRACS軟件系統的結合彌補了以往集成網絡管理系統中缺少的物理層環(huán)節(jié),是網絡控制和歸檔管理的革命性方法。這種統一的基礎設施管理系統可以在電信間或數據中心里自動生成網絡系統完整的物理拓撲結構圖,通過實時的物理層自動管理,提供一份實時、完整的網絡故障診斷和災難恢復文檔資料,不間斷地實時記錄網絡布線系統的增加、移動、刪除,可以明顯減少網絡管理員手動記錄網絡連接的工作量。當網絡發(fā)生故障的時候,網絡管理員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排除故障,從而大大降低網絡宕機造成的損失。
企業(yè)級分析器
1.高度為1U和6U兩種
2.1U高度的分析器可以監(jiān)測240個端口
3.標準6U高度的分析器可以監(jiān)控480個端口,
通過增加擴展卡(分析器中有6個擴展槽)可以最多監(jiān)測1920個端口
4.用于6U高度分析器中的擴展卡每個可以監(jiān)測240個端口
部門級分析器
1.分析器通過DB25連接器和一個RJ-45連接器提供128個監(jiān)測端口
2.提供2個續(xù)接輸出用于控制擴展設備
分析器
分析器目前分為企業(yè)級和部門級兩種,企業(yè)級又有獨立型、主控型和連接型三種配置。根據用戶的不同要求可以提供從240個標準端口到1920個端口的配置。
獨立型分析器可以獨立使用,不能與其他的分析器連接(主控型或連接型);主控型分析器也不能與其他主控型或者獨立型分析器相聯接,但是可以最多與9個連接型分析器相連;而連接型分析器主要用于擴展主控型分析器的連接能力,且連接電纜的長度不能超過15米。獨立型和主控型分析器都是通過10BASE-T以太網和TCP/IP協議連接到數據庫。
及時、自動化的物理層管理是一個正在迅速增長的市場。用戶對整合網絡管理解決方案需求的意識正在加強,通過智能布線系統能夠減輕管理不斷變化的網絡壓力,并能使網絡中斷的時間減少到最低。一份完善的智能布線解決方案是很受關注的。
- 1HY208超聲波探測器使用說明書
- 2門禁管理系統售后服務的說明
- 3中間件技術在多級多域聯網平臺系統中的應用
- 4news
- 5看我國和其他各國如何拆解“停車難”問題
- 6信息化引爆指紋識別技術需求 民用化趨勢明顯
- 7評:上海15日起正式簽發(fā)啟用電子護照
- 84月以來查處違停50多萬 南京道路停車"包月"呼之欲出
- 9門禁管理系統脫機與不脫機運行的優(yōu)缺點
- 10市場崛起:指紋識別技術分解與應用分析
- 11可行性探討:健康卡系統加載指紋功能
- 12面對門禁系統突然停電怎么處理?
- 13道閘系統性能特點
- 14遠距離不停車通行門禁管理系統應用前景
- 15門禁管理系統IC型和ID型的區(qū)別
- 16合肥市廬江縣人民醫(yī)院
- 17安檢門可以減輕安檢員的工作量即又簡短受檢人的時間
- 18物聯傳感強勢出擊 展示全新智能時代
- 19大安防時代 探討我國安防行業(yè)亟需改進的問題
- 20安防行業(yè)電子商務的發(fā)展現狀
- 21門禁管理系統組成結構
- 22明年1月全面啟動身份證登記指紋信息和停用一代證
- 23五省市不停車收費系統正式聯網運行
- 24關于門禁系統的兩個重要構成劃分
- 25智能道閘系統的基本維護常識
- 26停車位,難道又是新的投資點?
- 27溫州鼓勵社會力量投建公共停車場 明確九個優(yōu)惠政策
- 28停車場門禁系統的簡單介紹
- 29物聯網:在交通領域應用大有可為
- 30 門禁管理系統的管理模式的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