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jiān)理公司管理系統(tǒng) | 工程企業(yè)管理系統(tǒng) | OA系統(tǒng) | ERP系統(tǒng) | 造價咨詢管理系統(tǒng) | 工程設計管理系統(tǒng) | 簽約案例 | 購買價格 | 在線試用 | 手機APP | 產品資料
X 關閉

存貨周轉天數的計算公式及意義

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存貨周轉天數(Days sales of inventory) 是指企業(yè)從取得存貨開始,至消耗、銷售為止所經歷的天數。周轉天數越少,說明存貨變現的速度越快。民間非營利組織資金占用在存貨的時間越短,存貨管理工作的效率越高。

存貨周轉天數的計算公式
簡介
  存貨周轉天數=360/存貨周轉次數
  存貨周轉次數=銷售成本/存貨平均余額
  存貨平均余額=(年初余額+年末余額)/2
  也即,存貨周轉天數=360/存貨周轉次數=360/(銷售成本/存貨平均余額)=(360*存貨平均余額)/銷售成本={360*[(年初余額+年末余額)/2]}/銷售成本
  存貨周轉分析指標也可用于會計季度和會計月度等的存貨周轉分析。將360天對應的計算數值轉換為90天和30天分別對應的計算數值即可。具體轉換可參考例二。
  存貨周轉次數也稱存貨周轉率。

例一
  甲公司2007年度產品銷售成本為200萬元,期初存貨為50萬元,期末存貨為30萬元。則:
  存貨平均余額=(50萬元+30萬元)/2=40萬元
  存貨周轉率=200萬元/40萬元=5次
  存貨周轉天數=360天/5次=72天

例二
  乙公司2008年6月的銷售成本為80萬元,存貨期初額為150萬元,6月當期存貨130萬元。則:
  存貨平均余額=(150萬元+130萬元)/2=140萬元
  存貨周轉次數=80萬元/140萬元=0.5714次
  存貨周轉天數=30天(因為只有6月1個月)/0.5714次=52.5天
  一般來講,存貨周轉速度越快,存貨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動性越強,存貨轉換為現金、應收賬款等的速度越快。提高存貨周轉率可以提高企業(yè)的變現能力,而存貨周轉速度越慢則變現能力越差。

存貨周轉天數的意義
  存貨周轉天數這個數值是越低越好,越低說明公司存貨周轉速度快,反映良好的銷售狀況。該比率需要和公司歷史上的數據及同行業(yè)其他公司對比后才能得出優(yōu)劣的判斷。存貨周轉天數加上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再減去應付賬款周轉天數即得出公司的現金周轉周期這一重要指標。
  存貨周轉天數表示在一個會計年度內,存貨從入賬到銷賬周轉一次的平均天數(平均占用時間),存貨周轉天數越短越好。存貨周轉次數越多,則周轉天數越短;周轉次數越少,則周轉天數越長。存貨周轉次數表示一個會計年度內,存貨從入賬到銷賬平均周轉多少次。存貨周轉次數越多越好。
  存貨周轉分析指標是反映企業(yè)營運能力的指標,可用來評價企業(yè)的存貨管理水平,還可用來衡量企業(yè)存貨的變現能力。如果存貨適銷對路,變現能力強,則周轉次數多,周轉天數少;反之,如果存貨積壓,變現能力差,則周轉次數少,周轉天數長。提高存貨周轉率,縮短營業(yè)周期,可以提高企業(yè)的變現能力。
  存貨周轉速度反映存貨管理水平。存貨周轉速度越快,存貨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動性越強,存貨轉換為現金或應收賬款的速度越快。它不僅影響企業(yè)的短期償債能力,也是整個企業(yè)管理的重要內容。

存貨周轉天數的分解
  存貨周轉率是表明存貨流動性的主要指標,同時也是衡量和評價企業(yè)存貨購入、投入生產、銷售收回等各環(huán)節(jié)的綜合性指標。
  它是企業(yè)一定時期(通常為1年)內銷售成本與平均存貨之間的比例關系。通常用存貨周轉次數和存貨周轉天數兩種方式表示。其計算公式為:
  存貨周轉次數=產品銷售成本/平均存貨 ……… (1)
  存貨周轉天數=360 /存貨周轉次數=(平均存貨×360)/產品銷售成本 ……… (2)
  在對存貨周轉進行分析時,為了從不同的角度和環(huán)節(jié)找出存貨管理中的問題,有必要對存貨的結構進行分析。因而人們通常要分別計算原材料、在產品、產成品這三類存貨各自的周轉率,以確定它們對存貨總周轉率的影響。
  在實際工作中,人們在分析存貨周轉天數時,往往會步入下面的陷阱,認為:
  存貨總周轉天數=原材料周轉天數+在產品周轉天數+產成品周轉天數……… (3)
  但事實上,這個公式是不正確的,因為我們可以看出,按公式(2)計算出的存貨周轉天數應為:
  存貨周轉天數=平均存貨×360/產品銷售成本=平均原材料存貨×360/產品銷售成本+平均在產品存貨×360/產品銷售成本+平均產成品存貨×360/產品銷售成本 ………(4)
  很明顯,公式(3)與公式(4)的計算結果是不等的。原因何在呢?
  存貨的整個周轉過程可分為供應、生產和銷售三個階段。在供應階段,存貨的周轉的方式是將原材料投入生產過程。因此,它的周轉額就是生產過程中耗用的原材料的累計金額。在隨后的生產階段,存貨周轉的方式是將已進入生產過程的在產品生產完畢并辦理入庫手續(xù)。因此,它的周轉額是完工產品的累計金額。在最后的銷售階段,存貨周轉的方式是最終將產品銷售出去。因此,它的周轉額是產品銷售成本的累計金額。 
  從每個階段的存貨周轉可以看出,每階段的存貨周轉額,是各存貨周轉完成時的累計金額。上一階段存貨每次完成的周轉額,先是轉化為下一階段存貨的占用額,再轉化為下一階段存貨的周轉額。而由于各類存貨周轉的速度不一樣,其從占用額向周轉額轉化的進度也就不一樣。因此,上一階段存貨周轉額向下一階段轉化只是實現下一階段周轉額的條件。但它并不直接決定下一階段的周轉額。各類存貨周轉額與全部存貨周轉額之間只是存在相互重疊的關系,而并不存在局部與整體的關系,所以,全部存貨周轉期不是各類存貨周轉期的簡單相加。
  公式(3)與公式(4)的計算結果不等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各類存貨的資金周轉額不同。
  公式(3)中的存貨總周轉天數不能用各類存貨周轉天數的簡單相加來得到。那么,如何正確理解各類存貨周轉天數與全部存貨周轉天數之間的關系呢?
  可推論如下: 
  平均原材料存貨=原材料周轉天數×耗用原材料成本/360 ………(5)
  平均在產品存貨=在產品周轉天數×完工產品成本/360 ………(6)
  平均產成品存貨=產成品周轉天數×產品銷售成本/360 ………(7)
  將公式(5)、(6)、(7)代入(4)得: 
  存貨周轉天數=原材料周轉天數×耗用原材料成本/產品銷售成本+在產品周轉天數×完工產品成本/產品銷售成本+產成品周轉天數×產品銷售成本/產品銷售成本 ………(8)

  相當于:總存貨天數= 原材料周轉天數*a%+在制品周轉天數*b% +產成品周轉天數*c% 即加權平均數
  通過這種對存貨周轉天數的分解,我們不僅可以清楚地看出全部存貨周轉速度受各類存貨周轉速度快慢和各類存貨周轉額與產品銷售成本(總存貨周轉額)的比例高低兩個因素影響。前者慢,后者高,則存貨周轉速度慢;反之,則快。同時,我們還可以通過公式(8)所揭示出的各類存貨周轉天數占存貨總周轉天數的份額,來確定工作的重點,加強存貨資產的管理。

發(fā)布:2007-04-16 14:59    編輯:泛普軟件 · xiaona    [打印此頁]    [關閉]

泛普庫存管理系統(tǒng)其他應用

藥品進銷存管理系統(tǒng) 醫(yī)藥進銷存 超市進銷存管理系統(tǒng) 服裝進銷存軟件 倉庫進銷存管理軟件 進銷存財務軟件 傻瓜進銷存 萬能進銷存軟件 進銷存網絡版 進銷存管理系統(tǒng) 進銷存系統(tǒng) 服裝庫存管理軟件 條碼倉庫管理軟件 庫存管理軟件 倉庫管理軟件 庫房管理軟件 出入庫管理軟件 倉儲管理系統(tǒng) 倉庫管理系統(tǒng) 庫存管理系統(tǒng) 入庫出庫管理軟件 進銷存軟件排名 倉庫管理軟件哪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