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AT主題題型解題技巧
摘要:GMAT閱讀題型有:具體題,或稱細節(jié)題;主題題型,即主要觀點題;作者態(tài)度題;類比題。下文是雅思備考(www.yzxgk.com)為同學們整理的關于GMAT閱讀主題題型解析。
主題題型是需要考生發(fā)現并找出文章中作者的主要觀點或寫作的主要目的,換言之,這些題目所要考察的是你能否找出作者的觀點,目的和意圖,因此很多考生在閱讀時不能將整篇文章進行系統的理解,而是“只見樹,不見林”,因此這類題型要求考生需要具備從文章的細枝末節(jié)中找出更具系統的觀點來??忌枰谧x完整篇文章之后,需要在大腦中將文章的主題和作者的觀點意圖系統的記錄下來。一般來講,每篇文章都會有至少一個主要觀點,也即文章主題,關鍵是如何找出記錄整篇文章的主要觀點來,因為很多文章并沒有闡明主題或主要觀點,這就需要考生從總體上去把握文章細節(jié)的東西。另外考生應對主要觀點的提問方法有所了解,主題題型的一般問法如下:
Which of the following most accurately state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summarize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is that……?
主題題型的解題技巧
一、套路結構法:
A.現象解釋型文章:文章開始給出現象,之后必定有解釋,主題題型在解釋給出處。若解釋不止一個,主題題型則為給予正評價的那個。
B.新老觀點型文章:主題題型在新觀點處(注意舊觀點的取非)。
C.問題解決方案型文章:主題題型位于相應的解決方案處。
2.文章中語言現象提示主題題型的給出:
A.一段敘述后有轉折連詞:but, yet, however, actually, in fact, indeed, virtually, practically等,主題題型位于轉折之后作者態(tài)度處。
B.設問以及回答:作者的自問自答,主題題型位于回答處。
C.大段舉例前的理論說明或者之后的歸納易成為主題題型。
二.選項排除法
1.主題題型的正確選項中不能含有任何的細節(jié)內容(如例子、比喻以及非關鍵人物等)。也就是說,看到選項中出現在僅在某段提到的大寫人名或者具體時間就要果斷排除。
2.正確選項中應含有文章的FOCUS,也就是主題論述對象。
3.正確選項中應含有作者的態(tài)度(包含讓步語氣)。
三.“從前不從后”:在文章的FOCUS也很難分辨的情況下,要在文章靠前的部分尋找重點。著重閱讀一段和二段的首句,體會作者態(tài)度,然后結合排除法解題。
附:主題題型的分類:
1. main idea/primary purpose (和文章FOCUS以及作者態(tài)度相關)
2. main content/best summarize passage/focus primarily on (不帶作者態(tài)度的FOCUS)
- 1中國連鎖經營早期發(fā)展的六大障礙
- 2因變而需:中小企業(yè)信息化需求分析
- 3泛普OA事務協同為每一位用戶建立四大事務處理隊列
- 4企業(yè)微博營銷的營銷技巧
- 5信息化:中小企業(yè)抵御金融危機的利器
- 6老經銷商熱血轉身360°
- 7如何讓OA不斷成熟,以滿足安全和治理的需要?
- 8孩子為什么不愛看書?四招讓孩子愛上閱讀
- 9OA辦公系統為房地產企業(yè)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
- 10網管員組網技巧 布線測試中的3個關鍵步驟
- 11企業(yè)IT部門內部管理也需要ERP
- 12超70名平民遭屠殺伊拉克成立安委會調查
- 13泛普OA辦公系統打破以往的復雜、難操作的局面
- 14上海連鎖商業(yè)早期發(fā)展的特點
- 15OA產品和服務能力強的OA廠商會受到企業(yè)用戶的青睞
- 16實施心得:IT部門生存之道
- 17餐飲企業(yè)領先的密鑰
- 18企業(yè)業(yè)務流程優(yōu)化的風險防范
- 1917名研究生轉學湖南大學名單曝光 回應:在調查
- 20網管日常工作的基本內容有哪些
- 21OA辦公軟件系統的公司,我們倡導的是協同先進的理念
- 22健力寶復出的十大關系
- 23網管員基礎知識:詳解VoIP網關相關術語(1)
- 24CRM軟件未來發(fā)展三趨勢
- 25調查顯示英雇主期望降低工資增長水平
- 262013軟件產業(yè)形勢嚴峻,軟件商和渠道商正在積極尋求新環(huán)境下的轉型之路和發(fā)展之道
- 27小資料:CRM功能“心中有譜”
- 28傳統辦公中的口頭告知等傳送方式也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流程的傳送
- 29CRM:呼叫中心編寫腳本應避免十大錯誤
- 30團隊不是人多,要的是心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