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工程項目OA系統(tǒng) > 領域應用 > 商務管理軟件 > 質量管理工具
產品標識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對產品以適當方式進行標識,以防止產品混淆和誤用。對有可追溯性要求的產品實行控制和追溯。
2.適用范圍
適用于產品的標識和可追溯性活動。
3.職責
3.1質量部供應辦倉庫負責對購進原材料、產品附配件進行標識,對儲存期間的標識負責。
3.2各廠負責產品質量全過程標識,負責保護標識在運轉過程中的有效性。
3.3質檢人員負責在制品、半成品、成品的標識有效性的監(jiān)督檢查。當發(fā)生需要追溯的情況時,由技術人員組織并協(xié)調追溯工作的進行和控制。
3.4各廠及各倉庫對購進物料、成品及其附配件在入庫、儲存、包裝、發(fā)運和結算各環(huán)節(jié)的標識負責。
3.5品保部對所取的檢驗和試驗樣品的標識負責。
4.工作程序
4.1進貨標識控制
4.1.1倉庫人員填寫“材料收付卡片”對進廠的物料進行標識,內容包括:品名、規(guī)格、供方(產地)、日期、數量、批號等。
4.1.2品保部按照《進貨檢驗和試驗控制程序》對原材料、外協(xié)件、外購件進行檢驗和試驗,并通知各倉庫依據《檢驗和試驗狀態(tài)控制程序》進行狀態(tài)標識。
4.1.3入庫的物資倉庫人員填寫“原材料質量跟蹤卡”及“原材料明細賬”。對不同進廠日期的貨物作好區(qū)分,要保持帳、卡、物一致。
4.1.4按時核對物資與領用要求的一致性,發(fā)放時遵循先進先出的原則。(有特殊規(guī)定的除外)
4.2質量過程中流轉物料的標識
各廠作好流轉物料的產品標識和狀態(tài)標識,狀態(tài)標識可以分區(qū)域進行標識。
4.3半成品及入庫成品的標識
4.3.1半成品用標識卡片進行標識,內容包括:型號/規(guī)格、班/作業(yè)人員/機臺、數量/重量、質量日期等等,狀態(tài)標識也可在標識卡上說明。
4.3.2入庫成品
入庫成品填寫“成品收付分類賬”,可采用內、外標識的方式進行。
內標識卡貼在內包裝上,內容:名稱、型號/規(guī)格、數量、長度、質量批號等等
外標識可貼在外包裝上,內容:型號/規(guī)格、名稱、數量、長度、質量批號、毛重、體積。如顧客有特殊標識要求,各廠要按顧客要求做好標識或狀態(tài)標識在標識卡上。也可分區(qū)域進行。
4.4產品標識的管理
4.4.1各質檢人員監(jiān)督檢查各類標識,以防止不同類型、狀態(tài)的物品混淆。
4.4.2各部門負責對各類標識進行維護,如發(fā)現標識有損壞、遺失等情況要隨時補上。
4.4.3產品標識的記錄按《記錄控制程序》執(zhí)行。
4.5產品的可追溯性
4.5.1各廠按《記錄控制程序》填寫“質量跟蹤卡”或相關記錄,注明質量日期、檢驗員、操作人等,便于實現追溯。
4.5.2外購件、外購材料的追溯范圍從入庫至被使用為止。通過標識卡、進出庫記錄對其進行追溯。
4.5.3成品通過“產品合格證”“質量跟蹤卡”上的質量日期,通過查看記錄,追溯至產品的質量日期、檢驗員、質量班組、產品編號等。
5.支持性文件
5.1《進貨檢驗和試驗控制程序》
5.2《檢驗和試驗狀態(tài)控制程序》
5.3《記錄控制程序》
6.記錄
6.1材料收付卡片
6.2半成品標識卡
6.3產品質量跟蹤卡
6.4產品合格證
6.5原材料明細賬
6.6成品收付分類賬
6.7原材料質量跟蹤卡 rn本篇文章來源于PMC資源網公益網站能源管理系統(tǒng)
- 1品質改善在日本的開展
- 2記錄控制程序
- 3品質管理的四個階段
- 4制程、成品檢驗作業(yè)程序
- 5品質部崗位職責說明書
- 6IQC的職責、流程及注意事項
- 7出貨檢驗控制程序
- 8IQC的實施特點
- 9如何才能做好IPQC?
- 10淺談質量管理
- 11IQC的具體檢驗過程
- 12如何管理好品質?
- 13TQM的基本內容
- 14質量管理部職能
- 15質量主管的權限
- 16質量管理中的五大工具是什么?哪兒能下載?
- 17持續(xù)改進控制程序
- 18生產現場成本控制
- 19質量管理軟件的選型指導
- 20IQC外檢操作指導書
- 21監(jiān)視和測量設備控制程序
- 22質量計劃控制程序
- 23OQC質檢員崗位職責
- 24收料作業(yè)
- 25真空管/電子管
- 26質量管理部職能職責
- 27質量管理細則范例
- 28品管圈活動是什么?
- 29質量改進知識大全
- 30二極管進貨檢驗知識(光電二極管LED)
成都公司:成都市成華區(qū)建設南路160號1層9號
重慶公司:重慶市江北區(qū)紅旗河溝華創(chuàng)商務大廈18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