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jiān)理公司管理系統 | 工程企業(yè)管理系統 | OA系統 | ERP系統 | 造價咨詢管理系統 | 工程設計管理系統 | 甲方項目管理系統 | 簽約案例 | 客戶案例 | 在線試用
X 關閉

網民共建知識庫發(fā)展現狀與趨勢

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cr

    Wiki中文譯為“維客”或“維基”,是一種超文本系統、支持面向社群的協作式寫作。Wiki站點可以有多人書寫和維護,每個人都可以修改網頁中的內容或者回復修改前的頁面,最成功的是維基百科。而在中文網絡中,百度百科成長非常迅速 。

    facebook、微博等社會化平臺,雖然存在諸多問題,但大量網民開始在其內部進行檢索資料,使其初步具備知識庫的功能,它們和維基百科內部的信息貢獻者,都不乏機構的身影,但機構擁有的權利與普通網民沒本質區(qū)別,所有也統稱網民共建。

(一)維基百科

    維基百科(英語:Wikipedia),是由設在舊金山的非營利的基金會(維基媒體)經營,其管理者和編輯群體由來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組成?;饡?zhí)行官賈德納說,維基百科創(chuàng)設的宗旨,就是集合大家的知識和智慧,創(chuàng)造一個無所不包的知識庫 。身處世界各地的網民自發(fā)貢獻內容,在短短數年間造就了規(guī)模超越《大不列顛百科全書》、Encarta(微軟的電子百科)的網絡百科全書,并成為大量讀者查找資料的有效來源13。

    維基百科在多個方面堪稱Web2.0時代的楷模,在用戶自組織管理、用戶激勵、詞條編輯功能、審核機制、版權保護等各個方面都比較出色13。

    維基百科最高明之處就是推出了特色內容版塊,展示文章、圖片和其他內容,這些都是參與者協作努力完成。所有的特色內容都是在高標準的嚴格要求下評選出來作為典范和終極目標。特色內容都在正文頁面的右上角用一個銅質小星( )來表示,并提供到維基百科所有特色內容的鏈接,而且每一類型的內容都會用一個實例做展示。所展示的內容會一直保持隨機更新 。

    維基百科具有開放、平等、自由、免費、普及、即時發(fā)表和挑戰(zhàn)權威等重要特征,不僅使它受到全球用戶的肯定和喜愛,而且徹底改變了傳統百科全書創(chuàng)作生產的運作模式和傳播方式。本著共建、共享、共知的基本理念,維基百科充分調動了世界上廣大用戶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建設了世界上最大的網上百科全書。自2007年以來,英文維基的活躍編輯已經下降了三分之一,而這個趨勢還完全沒有扭轉的勢頭。 。

維基百科正努力讓人們能在移動設備上更簡易地編輯文章,以緊跟個人電腦時代過后的潮流轉變。此外,來自紐約城市大學新聞系的杰夫?賈維斯也質疑,當信息可以通過聲音或谷歌眼鏡等可穿戴式設備傳播時,維基百科又將如何應對? 。

(二) 百度百科

    百度百科測試版于2006年4月20日上線,正式版在2008年4月21日發(fā)布,是一部內容開放、自由的網絡百科全書,旨在創(chuàng)造一個涵蓋所有領域知識、服務所有互聯網用戶的中文知識性百科全書。

    百度百科的用戶包括百科之星1名(常是創(chuàng)建詞條最多的人當選)、186位百度百科蝌蚪團成員、8047位百度百科知識先鋒和201位百度百科編修院成員 。目前,編修院和都察院逐步合并為蝌蚪團,編修和督察今后將成為蝌蚪團的兩大功能方向,而不再單獨稱為百科團隊 。

    百度百科充分借鑒了維基百科的成功經驗,憑助百度巨大的用戶數量,并采取了適合中國情的運營機制、審核機制和激勵機制,從而獲得了迅速的增長。13。

(三)其他網民共建知識庫

    Wiki在知識協作方面的便利性,很多著名企業(yè)也開始采用wiki技術創(chuàng)建企業(yè)知識庫,雅虎、諾基亞、摩托羅拉等公司都有利用wiki進行項目協作、知識傳播的成功例子,亞馬遜在線商城也利用wiki共享購物者的經驗13。

    PLoS ONE實行文章的發(fā)表后評審,充分利用讀者的智慧和評價,形成時間軸和空間軸的無限延伸,從而形成學術科研評價的知識庫。谷歌于2007年就準備推出一項名為“Knol”的新服務。旨在創(chuàng)建一個全新的用戶生成網絡知識庫。 但是,直到今天,谷歌也沒有把這些新服務搞起來。但是谷歌圖書館旨在搜羅全球現有知識,并無償讓全球人閱讀、觀看,在征得版權人同意,或付版權費前提下,也可看成間接網民共建。Google scholar平臺,可看成是針對學者的間接網民共建知識庫。與此類似的是中國的百度文庫。

    相比而言,國外的數據庫,如Science和PLoS ONE所屬的出版集團,除具有獨立網站外,還把科技文章通過社會化媒體如Facebook、Twitter等發(fā)布出去,實現了科技成果病毒式的傳播速度和覆蓋廣度。以中國知網為代表的綜合性數據庫集成了期刊雜志、碩博論文、會議論文、報紙、工具書、年鑒、專利、標準、國學、海外文獻資源,建立了包括行業(yè)知識服務、評價中心、學術成果庫、學者圈等多位一體的服務,鼓勵個人用戶提交自己或老師的作品,已初步具備web2.0知識庫功能。其它還有知乎、果殼等。

發(fā)布:2007-03-25 11:23    編輯:泛普軟件 · xiaona    [打印此頁]    [關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