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jiān)理公司管理系統(tǒng) | 工程企業(yè)管理系統(tǒng) | OA系統(tǒng) | ERP系統(tǒng) | 造價咨詢管理系統(tǒng) | 工程設計管理系統(tǒng) | 甲方項目管理系統(tǒng) | 簽約案例 | 客戶案例 | 在線試用
X 關閉

平衡記分卡-IT治理的一大利器(一)基于COBIT模型的IT治理與平衡記分卡的關系

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AMTeam.org

平衡記分卡-IT治理的一大利器(一)

基于COBIT模型的IT治理與平衡記分卡的關系

By AMT 陳景璉


本文描述的主要問題:如何將平衡記分卡拓展用于IT環(huán)境,使其成為IT治理的輔助工具。

一、 IT治理模型COBIT簡介

IT治理出現的原因是信息技術的提供者和獲益者的分離。信息技術的直接提供者是企業(yè)的信息技術人員,他們通過引入、選擇和實施信息技術項目來提高企業(yè)的信息化水平。而信息技術的直接獲益者是企業(yè)的管理人員,信息技術降低企業(yè)成本,賦予企業(yè)新的能力,最終提高了管理人員的運營績效。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一方面信息技術對于企業(yè)的收益貢獻越來越大,對企業(yè)風險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另一方面也使得管理人員對于信息技術本身的理解越來越困難。因此,要保證企業(yè)能夠有效地利用有限的信息技術相關資源在對企業(yè)戰(zhàn)略目標貢獻最大的領域做出貢獻,并且控制信息化進程給企業(yè)帶來的各種風險,就需要建立一套機制,解決信息技術的提供者和獲益者之間的分歧。

要使企業(yè)有效地實施IT治理,除了要提高企業(yè)全體員工尤其是所有者和高層管理者的IT治理意識以外,更重要的是要為企業(yè)設計有效的管理方法和工具。IT治理中的管理方法和工具,主要是一些IT治理的體系結構,通過這些體系結構,企業(yè)對于具體的IT運作流程進行管理和控制,確保實現IT治理的目標。目前國際上通行的標準治理模型主要有4個:COBIT、ITIL、ISO/IEC17799和PRINCE2。

這4種標準中,COBIT模型的應用更為廣泛、研究也較為深入。COBIT(Control Objectives for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Technology),即信息及相關技術控制目標是由ISACA于1996推出的。最初COBIT是用于“IT審計”的知識體系,著重用于IT的安全管理和風險控制,隨后逐步發(fā)展成為IT治理的一整套體系標準。該標準為IT治理、安全與控制提供了一個結構化、系統(tǒng)化的框架,企業(yè)的各級人員基于這個框架展開IT治理。

關于IT治理以及COBIT模型的具體介紹,可以參見www.amteam.org上的孫強專欄(重點推薦文獻:《IT治理:中國信息化的必由之道》)。

二、平衡記分卡簡介

平衡記分卡最初源于1990年美國諾頓研究所主持并完成的“未來組織績效衡量方法”研究計劃。該計劃的目的在于找出超越傳統(tǒng)以財務會計量度為主的績效衡量模式,以使組織的“策略”能夠轉變?yōu)椤靶袆印薄?992年Robert Kaplan和David Norton在Harvard Business Review上發(fā)表了《The Balanced Scorecard - Measures That Drive Performance》一文,第一次提出了這種方法。起步初期的平衡記分卡,是做為一種績效評價的框架性方法,是對于傳統(tǒng)的以財務指標為核心的績效評價方法的一種補充。隨著企業(yè)界對于這種方法的應用,平衡記分卡在企業(yè)戰(zhàn)略制定和執(zhí)行中有了新的作用。1993年,2位教授發(fā)表了《Putt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to Work》一文,進一步介紹了平衡記分卡在企業(yè)中的應用方法與應用情況。1996年, Robert Kaplan和David Norton又發(fā)表了《Us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as a Strategic Management System》,進一步完善了平衡記分卡方法,建立了以它為核心的戰(zhàn)略管理系統(tǒng)。(此后兩人又出版了《平衡記分卡:一種革命性的評估和管理系統(tǒng)》和《平衡記分卡——戰(zhàn)略目標的轉換》等專著,使平衡記分卡的理論與方法得以系統(tǒng)化。Kaplan最近在《哈佛商業(yè)評論》中又發(fā)表了:《戰(zhàn)略出了問題?畫出你的戰(zhàn)略地圖!》、《使用平衡記分卡作為戰(zhàn)略管理系統(tǒng)》、《整合成本系統(tǒng)的未來前景和過往失誤》三篇文章,對平衡記分卡近10年的應用狀況進行了總結分析。)

三、COBIT與平衡記分卡之間的關系

COBIT模型的優(yōu)勢在于其控制的機制,即將IT過程進行細分,并對于每個過程提供包括關鍵目標指標和關鍵績效指標在內的控制指標。其中關鍵目標指標主要是企業(yè)根據自身的企業(yè)總體目標,對于所需控制的相關IT過程設定分目標集。IT過程控制的關鍵就是利用各種手段,來保證關鍵目標指標的實現。

從這些分析可以看出,COBIT模型在具體應用中,也需要對于企業(yè)目標進行不失真的分解,力圖將企業(yè)的目標轉換為可以度量的IT過程的目標。而平衡記分卡作為績效考察工具的一大優(yōu)點就是平衡記分卡能夠采用一種結構化的思路來進行目標分解,保證目標的完整性和各個因素的平衡性,因此平衡記分卡非常適用于COBIT模型的績效評估和控制。因此,ISACA在對于COBIT模型的補充方法中也將平衡記分卡作為一種重要的一部分加以提出。

而平衡記分卡并不能直接用于基于COBIT的IT治理,這是應用COBIT環(huán)境下應用的平衡記分卡和傳統(tǒng)的平衡記分卡在背景上有很大不同,具體表現在以下兩點:

第一,傳統(tǒng)平衡記分卡主要是從整個企業(yè)的內外四個主要方面來考察比較重要的指標,以保證達到企業(yè)的整體戰(zhàn)略目標,而在COBIT模型下,考察的是IT部門的內外四個主要方面,這與傳統(tǒng)平衡記分卡的考察因素相比都有很大的變化,例如除了外部客戶以外,IT過程的內部客戶,如實施IT項目的各個部門的視角也應當被列入重點考察方面。

第二,傳統(tǒng)平衡記分卡中設定的指標主要是從企業(yè)運作的角度設定的,而利用COBIT模型開展IT治理,需要面對的是IT部門的運作,因此,需要引入新的指標體系來幫助進行考察。

因此,考察COBIT模型和平衡記分卡的各自特點,可以發(fā)現平衡記分卡是COBIT績效考察和控制的一個優(yōu)秀方法,但是需要對于平衡記分卡進行一定的拓展,一方面是整個架構的拓展,另外一個方面是指標體系的拓展。

 

發(fā)布:2007-03-25 10:10    編輯:泛普軟件 · xiaona    [打印此頁]    [關閉]
相關文章:
長沙OA系統(tǒng)
聯系方式

成都公司:成都市成華區(qū)建設南路160號1層9號

重慶公司:重慶市江北區(qū)紅旗河溝華創(chuàng)商務大廈18樓

咨詢:400-8352-114

加微信,免費獲取試用系統(tǒng)

QQ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