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系統2015年,2016年發(fā)展趨勢分析
洞察國內OA市場現狀
作為網絡辦公的軟件產品,OA軟件被譽為是繼單機辦公應用軟件OFFICE之后新一輪的辦公革命,成為軟件產業(yè)一個新的亮點?!缎姓S可法》、《電子簽章法》的頒布,更是對國內OA市場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
據不完全統計,2006年,國內OA市場整體規(guī)模已經達到近6億元,成為僅次于ERP市場之外的需求量最大的軟件產品。而未來3年,OA軟件市場將以19%的年復合增長率發(fā)展,到2009年市場總額預計將達到15億元左右,是國內增長速度最快的軟件產品之一。
我國OA辦公系統發(fā)展歷程可分四個階段:文件型OA(1980年-1999年);第二階段:流程性OA(2000年-2005年);第三階段:知識型OA(2005年-2008年);第四階段:智能型OA(2008年~)。
隨著OA應用內容的不斷擴展,OA技術也在不斷發(fā)展,到目前基本形成了三大主流技術:1.微軟的.net+關系型數據庫(RDB)技術,以其功能強大、易用的OFFICE套件占領了桌面應用,比較典型的有銀華ExOA、領航OA等系統;2.IBM Lotus Domino技術,以電子郵件、協同、非結構文檔處理、安全機制見長,成為OA的重要標準應用與開發(fā)平臺,典型的代表產品有用友、合強、金蝶等軟件公司的OA產品;3.SUN的JAVA+RDB技術,JAVA(J2EE標準)以其開放性、與平臺無關性引領著技術發(fā)展方向,典型的產品是國內中小OA的代表通達科技等。
三大主流技術的各有千秋,很難選擇其中一種主流技術來完滿解決。但通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基于面向服務的應用(SOA)設計理念,形成以選擇J2EE+Domino構建OA平臺的整個解決方案,可滿足以知識管理為核心、以實時協作為技術支撐手段,以統一的知識門戶為展現方式的OA建設主流需求。
從傳統OA到現代協同OA發(fā)展
過去的很多應用系統都是相互割裂的,它們往往關注單個或局部資源的管理,相互之間很少能夠緊密協調起來,缺少統一開放的協同應用平臺。從用戶應用的角度來說,在政府和企業(yè)中,除了辦公自動化系統之外,可能有財務、人事等業(yè)務管理系統,尤其是企業(yè)中還會有庫存、生產、銷售等管理系統。但就目前而言,國內具有兩個以上業(yè)務信息系統的機關單位或企業(yè)很少是由一家固定的廠商提供的,這些系統之間很少能夠緊密協調起來,往往形成多個信息孤島。就前端來說,我們經常需要退出一個系統然后再進入另一個系統,并且發(fā)現數據常常不一致,"信息孤島"、"應用孤島"和"資源孤島"三大難題不可避免的存在??梢妭鹘yOA由于其應用的局限性難以滿足企業(yè)"協同管理"的需求,因此協同理念和協同應用千呼萬喚,使其應該更多的被納入OA中,延展和深化OA的應用,可以對企業(yè)各種分散存在或被分隔的資源進行整合,從而讓企業(yè)的管理真正提升到一個新的層面。于是便催生了新一代的辦公自動化系統――協同OA。
協同工作(即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Work)的概念,實際上就是利用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建立起來的一個協同工作的環(huán)境,在此環(huán)境下,群體中的人們可以相互合作,共同工作于一個產品、一個研究領域或求解一個學術難題。從功能層面來看,所有致力于團隊溝通協作的軟件,如E-Mail、即時通訊(IM)和管理等產品都可以定義為協同軟件(Collaboration Software)。而基于瀏覽器/服務器(B/S)結構的軟件系統、即時通訊(IM)、P2P通信成為了協同軟件系統的主流,協同軟件市場也占據了應用軟件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協同OA更是成了協同軟件的核心項目。
協同軟件具有三個主要特性:一是協同軟件能夠支持完全的移動性(無縫的網絡連接),能夠支持各種網絡環(huán)境,并可支持跨網絡、跨地區(qū)的應用;二是協同軟件擁有跨組織、跨系統的互通性,能形成通用的工作模式,通過這種模式自由組合,能夠實現各種跨組織、跨系統的交叉應用;三是協同軟件擁有良好的動態(tài)適應的能力(基于團隊模型的管理)。而協同軟件以上幾個特性,OA或CRM、EHR軟件也都具有,準確地說,各種軟件系統都具有協同特性,所以單一概念的協同軟件是不存在的。只是行政辦公管理更具廣泛內容,能包容CRM、HER、RCM等一些功用,所以協同概念倡導者更喜歡叫自己為"協同軟件"或"協同辦公",以顯"高人一等"。
然而如今為滿足一些單位客戶"小而全"的喜好,如今許多OA商紛紛搖身一變,都不叫自己為"OA",而是大張旗鼓為"協同",炒作概念,號稱自己集成了辦公、計劃、人事、客戶、財務等功能模塊于一體,但其實這些模塊往往是"看起來很美",并不能代替專業(yè)的管理軟件如CRM、HER、ERP,只能做簡單的記錄、備份和應用工作。從內容、功能來細究,協同軟件其實是一種從OA軟件拓展延伸出去的另類的"產品多元化"--涉足"辦公、計劃、人事、客戶、財務"等領域。而產品多元化、多功能化是把雙刃劍,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深入剖析,現在倡導協同者似乎陷入了一個"泛功能"的誤區(qū),幾乎試圖以一個軟件解決所有應用單位所有的疑難問題、提供所要的全部功能,這就可能使自己脫離原有的本質、核心---辦公信息處理自動化,博而不專、泛而不深了。
可以說,協同軟件與OA二者之間存在著極深的天然聯系,一對孿生兄弟,它們辦公工作本身都是一種團隊協作和協調,特別是公文流轉和信息處理層面,并沒多大的差別。同時,傳統軟件與協同軟件的關系,并不是互相替代、排斥的關系,就猶如人的左腦和右腦,分工不同,傳統軟件以處理結構化信息為主,協同軟件以處理非結構化信息為主,它們相互依存、相互補充、共為一體,組成企業(yè)完整的信息化大腦。所以用戶單位不要被一時概念所迷惑,抓住根本就對了。
以信息化來武裝企業(yè),目前已經是大勢所趨。軋鋼車間里工人通過自動控制系統來完成帶鋼的穿孔、軋制、卷曲等操作;辦公室的員工借助電腦和網絡高速地處理日常的業(yè)務;企業(yè)依靠ERP等應用系統來管理物料、處理訂單。試想一下,如果硬盤壞掉、網絡癱瘓、應用系統崩潰,無論對于個人還是企業(yè),都是一場災難,從這個側面的確反映出人們對于信息系統的依賴程度。
所謂OA,即辦公自動化(Office Automation),是辦公工作處理的自動化,它利用先進的技術,使人的各種辦公業(yè)務活動逐步由各種設備、各種人機信息系統來協助完成,達到充分利用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提高生產率的目的。OA系統也是每個企業(yè)信息化初期就開始投入建設的基本系統。從C/S結構到B/S結構,從最初桌面辦公軟件的應用、收發(fā)郵件到后來公文流轉、車輛管理、會議管理、網上審批等功能應用,OA已經是我們日常使用最多、最頻繁的一個基本系統。
隨著企業(yè)信息化的發(fā)展和成熟,目前很多企業(yè)的OA系統已經整合了越來越多的應用,日趨變得復雜,也遠遠超出了傳統OA的范疇,集成了人、財、物、信息、知識等諸多企業(yè)的資源,逐步成為一個員工辦公、中層管理、領導決策的知識協同的平臺。而新一代的OA更是融合了協同、知識管理、門戶等精髓,OA這棵 “老樹”開始綻放“新花”,脫胎換骨,重新煥發(fā)出新的光彩。因此我們也需要用發(fā)展的眼光來看待這種新的發(fā)展趨勢。
一、企業(yè)信息化發(fā)展階段
右圖所示,企業(yè)的信息化可以分為如下四個階段:
# 第一階段:業(yè)務操作電子化。電子化即將日常手工事務性工作轉變?yōu)闄C器工作的過程;關注個體的工作行為,可以提高個體的工作效率。該階段以財務電算化、生產制造自動化等為代表。
# 第二階段:業(yè)務流程信息化。信息化即通過企業(yè)的管理重組和管理創(chuàng)新,結合IT優(yōu)勢固化業(yè)務流程;關注整個組織的流程,提升組織的效率。該階段廣泛開展流程梳理和信息化建設,例如ERP、CRM、SCM、BOSS系統建設等。
# 第三階段:業(yè)務管理知識化。知識化即讓合適的角色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場景獲取合適的知識和資源,系統推動企業(yè)管理生態(tài)的建立,對環(huán)境的變化作出靈活的反應,業(yè)務流程持續(xù)改善,全面提升執(zhí)行力,獲得持久的競爭力。該階段強調實現業(yè)務活動和管理活動的真正結合,以KM、協同、門戶等為代表。
# 第四階段:業(yè)務決策智能化。智能化即在企業(yè)的已有知識的基礎之上,能夠智能創(chuàng)造、挖掘新知識,用于業(yè)務決策、日常管理等,形成自組織、自學習、自進化的企業(yè)管理體制。該階段中,人工智能、專家系統的思想將應用在企業(yè)管理領域中。
二、OA發(fā)展階段
OA的發(fā)展其實是一個不斷求新求變的過程,縱觀OA的發(fā)展歷程,是伴隨著企業(yè)信息化發(fā)展的浪潮起伏。如下圖所示,不同的信息化發(fā)展階段也對應不同的OA發(fā)展階段:
# 第一階段:文件型OA(1980年~1999年)
我們對OA的初步認識實際上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1985年全國召開了第一次辦公自動化(OA)規(guī)劃會議。那時計算機還是一個稀罕物,初步的辦公自動化實際上從單機版的辦公應用軟件開始,例如WPS、MS OFFICE、Lotus1-2-3等軟件,當時許多人把OA稱為“無紙化辦公”。該階段主要關注個體的工作行為,主要提供文檔電子化等服務,所以我們可以將該階段稱之為“文件型OA”。
到了90年代,由于網絡經濟的到來,政府和一些企業(yè)開始搭建網絡、建立自己的郵件系統,并借助Lotus Notes等平臺做初步的應用開發(fā),一些工作審批、流轉也有了初步的雛形,OA的概念開始逐漸形成,但是似乎還沒有形成專門做OA的軟件廠商。畢竟,當時競爭還不充分,企業(yè)的管理比較粗放,軟件市場也沒有進行細分,而OA的成熟是市場競爭的產物,也只有隨著競爭的加劇才能得到重視和振興,因為競爭迫使企業(yè)加強內部管理,規(guī)范辦公流程,提供工作效率。
# 第二階段:流程性OA(2000年~2005年)
該階段從最初的關注個體、以辦公文件/檔案管理為核心的文件型OA, 到目前正在成為應用主流的流程性OA,它以工作流為中心,實現了公文流轉、流程審批、文檔管理、制度管理、會議管理、車輛管理、新聞發(fā)布等眾多實用的功能。
在這個階段,OA市場才真正興起,一批專業(yè)的OA軟件公司開始嶄露頭角,其中有泛普軟件、藍凌、慧點、合強、新思創(chuàng)、泛微、點擊、紅帆、凌科、京華、品高、奧尊、朝華、通達等。在2003年之后,更是出現數百家OA軟件公司群雄逐鹿的局面,這一方面反映出市場需求的旺盛,OA系統做為基礎的系統已經成為各家企業(yè)信息化建設的必選;另外一方面也反映出市場還沒有完全成熟,魚龍混雜、泥沙俱下的行情估計還會膠著一段時間,能夠專注OA系統、不斷升級產品、強調后期服務的OA廠家并不多。有的供應商可能是OEM其它OA的產品,有的可能直接從網上買一套源代碼修改一下就發(fā)布了,而有的廠商直接干脆模仿一些知名公司的產品了事。這樣造成了軟件Bug不斷、系統質量低下、知識產權存在隱患、低價惡性競爭、可拓展性不高等諸多問題。
# 第三階段:知識型OA(2005年~2013年)
隨著OA系統應用的逐步深入,企業(yè)的員工每天上班做得第一件事情可能就是登陸OA系統,收一下郵件、看看公司最新的新聞、處理自己今天需要待辦的工作等。OA儼然成為一個日常工作的基礎平臺,企業(yè)已經不可離開它了。但是新的挑戰(zhàn)又產生了:如何借助這個平臺能夠讓員工合適的場景下,合適的時間里獲取合適的知識?如何借助該平臺來沉淀組織的最佳實踐并傳遞到整個組織?這樣可以大大節(jié)省員工查找知識的時間、減少不必要的重復勞動、提高工作的效率、沉淀組織的知識、提高組織的應變速度,并最終最大化提升組織及個體的產能,全面提升企業(yè)的管理。
隨著客戶這種需求的產生,OA發(fā)展也派生出全新的氣象。以“知識管理”為思想、以“協同”為工作方式、以“門戶”為技術手段,整合組織內的信息和資源發(fā)展出來的OA系統,即我們通常所說的“知識型OA”。其中一些企業(yè)如藍凌、明基逐鹿、華炎、AMT等,也敏銳地洞察了這一趨勢,將知識管理的思想融入來日常的辦公協同平臺軟件中去(當然,知識管理更強調綜合的因素,管理、文化、IT系統一個都不能少),同時整合進以團隊協作和項目管理為目標的溝通協作軟件工具,包括各種通信軟件,如騰訊QQ、即時通信、VoIP等;實時會議包括電話會議、視頻會議等;群組協作如工作流管理、群件、網絡化項目管理;聯系人管理以及相關的信息安全產品如信息加密、身份認證等。這時候OA系統已經不單單是我們日常協同辦公的平臺,更是一個企業(yè)或組織進行知識管理的基本平臺;傳統的OA系統全面蛻變成企業(yè)的管理支撐平臺,擔負起更加復雜、綜合的作用:
協同工作平臺:通過實時通信、在線感知、團隊協同等,將企業(yè)的傳統垂直化組織模式轉化為基于項目或任務的“扁平式管理”矩陣模式,使普通員工與管理層之間的距離縮小,提高企業(yè)工作人員協作能力,最大限度地釋放人的創(chuàng)造力。
知識管理平臺:實現知識的沉淀、共享、學習、應用和創(chuàng)新,整個組織能夠積累基于戰(zhàn)略的核心知識資產,為高層管理提供決策支持和信息情報;業(yè)務部門能夠結合流程開發(fā)出各種方法論和模板,通過基于業(yè)務的知識流按圖索驥,提升執(zhí)行力;員工能夠根據自己的崗位隨時隨地使用自己或他人日常工作的積累,對工作做出指導與幫助、提升工作的績效;
項目協作平臺:通過為項目團隊提供一個全方位的溝通、協作平臺,提高多項目組的工作效率和質量,使項目成員可以在靈活的時間、地點對他人或事務的需求做出即時的響應。實現團隊的通信、共享、管理和制訂各種項目文檔或日程安排,使項目或臨時任務中交流想法、共享信息、協同完成任務變得更輕松。
激情管理平臺:從企業(yè)文化建設著手,提高員工工作激情,營造一個相互幫助、相互理解、相互激勵、相互關心的共同工作氛圍,從而穩(wěn)定工作情緒,激發(fā)工作熱情,形成一個共同的工作價值觀,進而產生合力,實現共同目標。
企業(yè)通信平臺:建立企業(yè)范圍內的電子郵件和網絡通信系統,包括Web Mail、網絡會議、實時通訊、手機短信、WAP和傳真自動收發(fā),使企業(yè)內部通信與信息交流快捷流暢,并且與Internet郵件互通。
信息發(fā)布平臺:為企業(yè)的信息發(fā)布、交流提供一個有效的場所,使企業(yè)的規(guī)章制度、新聞簡報、技術交流、公告事項及時傳播,使企業(yè)員工能及時感知企業(yè)發(fā)展動態(tài)。
行政辦公平臺:實現辦公事務的自動化處理。通過公文流轉改變了企業(yè)傳統紙質公文辦公模式,企業(yè)內外部的收發(fā)文、呈批件、文件審批、檔案管理、報表傳遞、會議通知等均采用電子起草、傳閱、審批、會簽、簽發(fā)、歸檔等電子化流轉方式,真正實現無紙化辦公。
信息集成平臺:現代企業(yè)中已存在的MIS系統、erp系統、財務系統等存儲著企業(yè)一些經營管理業(yè)務數據,OA系統能把企業(yè)的業(yè)務數據集成到工作流系統中,使得系統界面統一、帳戶統一,業(yè)務間通過流程進行緊密集成。
# 第四階段:智能型OA(2010年~)
隨著組織流程的固化和改進、知識的積累和應用、技術的創(chuàng)新和提升,最終OA系統將會脫胎換骨,全新的“智能型OA”成為未來的發(fā)展方向,該階段OA更關注組織的決策效率,提供決策支持、知識挖掘、商業(yè)智能等服務。
可能它不叫OA,換為更能體現其價值的名稱(例如“企業(yè)知識門戶EKP”、“管理支撐平臺MSS”等),這已經遠遠超出傳統OA的范疇,轉變成為企業(yè)的綜合性管理支撐平臺。傳統的OA功能已經融進這個更大層面的工作平臺框架中,有些功能可能在某些的模塊還能體現出來,但更多是與其它功能模塊一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服務的混合體了。
泛普軟件認為:總體來看,未來OA的發(fā)展都會有如下幾個明顯特征:
1、 門戶導向:未來OA更加強調人性化,強調易用性、穩(wěn)定性、開放性,強調人與人溝通、協做的便捷性,強調對于眾多信息來源的整合,強調構建可以拓展的管理支撐平臺框架,從而改變目前“人去找系統”的現狀,實現“系統找人”的全新理念。
2、業(yè)務導向:加強與業(yè)務的關聯,在基于企業(yè)戰(zhàn)略和流程的大前提下,通過類似“門戶”的技術對業(yè)務系統進行整合,使得ERP、CRM、PDC等系統中的結構化的數據通過門戶能夠在管理支撐系統中展現出來;使得業(yè)務流程和管理流程逐步整合,實現企業(yè)數字化、知識化、虛擬化。
3、 知識驅動:以知識管理為核心理念,建立知識和角色的關聯通道,讓合適的角色在合適的場景、合適的時間里獲取合適的知識,充分發(fā)掘和釋放人的潛能,并真正讓企業(yè)的數據、信息轉變?yōu)橐环N能夠指導人行為的能力。
原通用電氣的CEO杰克.韋爾奇說:“一個組織機構獲取知識以及將知識快速轉化為行動的能力是其最終的競爭優(yōu)勢。”作為企業(yè)信息化、知識化基礎平臺,未來的OA系統應該為實現這個目標而發(fā)揮其重要的作用。
- 1泛普OA系統信息技術管理框架
- 2OA系統對于OA廠商來說也相當于自己的孩子
- 3企業(yè)OA系統信息技術規(guī)劃設計
- 4協同OA軟件的新產品接連發(fā)布、技術陣營基本穩(wěn)定
- 5JAVA平臺成為高端OA辦公系統的首選技術路線
- 6OA系統行業(yè)烽煙四起,各路諸侯縱橫辟闔
- 7泛普軟件在oa方面做的市場調查報告
- 8OA系統辦公管理軟件即將上演O2O網絡營銷模式
- 9企業(yè)OA系統實施風險和成功
- 10泛普OA系統考核和收益評估
- 112014年下半年最后一個季度OA辦公系統市場表現預測
- 12SaaS模式改變了傳統OA、CRM、ERP系統部署方式
- 13為市場提供流動性或為投資公司的治理結構調整
- 14協同OA具有強大的自定義功能滿足眾多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 15OA辦公軟件系統排名第一軟件公司特點
- 16泛普軟件作為業(yè)內項目成功率最高的OA廠商,界面設計簡潔易懂
- 17OA軟件辦公系統市場已經進入正面交鋒階段
- 18OA如何有效實現經營責任目標的分解與達成?
- 192015-2016年國內OA軟件品牌,我們賣什么呢?
- 20如何進一步選出適合自己的產品呢?
- 21泛普OA軟件動力的核心競爭優(yōu)勢還是在于產品
- 22協同商務OA信息技術規(guī)劃總體方案
- 23泛普集團OA軟件管理平臺
- 24企業(yè)OA渠道和零售管理系統
- 252017-2019年OA辦公系統市場發(fā)展趨勢及前景分析
- 26OA辦公系統市場分析及策略
- 27改革等資本市場新政將逐漸改變中國的融資結構
- 282014年的OA辦公管理系統軟件市場年底分析
- 29協同OA軟件為企業(yè)打造學習型組織提供了強大的工具
- 30即細分市場是OA軟件未來的發(fā)展走向之一
成都公司:成都市成華區(qū)建設南路160號1層9號
重慶公司:重慶市江北區(qū)紅旗河溝華創(chuàng)商務大廈18樓